时间: 2025-04-26 08: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6:50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作者: 张可久
秋日宫词花边娇月静妆楼,
叶底沧波冷翠沟,
池上好风闲御舟。
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梅边枝横翠竹暮寒生,
花淡纱窗残月明,
人倚画楼羌笛声。
恼诗情,一半儿清香一半儿影。
情数层秋树隔雕檐,
万朵晴云拥玉蟾,
几缕夜香穿绣帘。
等潜潜,一半儿门开一半儿掩。
野桥酬耿子春海棠香雨污吟袍,
薜荔空墙闲酒瓢。
杨柳晓风凉野桥。
放诗豪,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赏牡丹锦裙吹上翠云枝,
绿酒争传白玉卮,
皓齿慢歌金缕词。
牡丹时,地半儿姚黄一半儿紫。
苍崖样师退隐柳梢香露点荷衣,
树杪斜阳明翠微,
竹外浅沙涵钓矶。
乐忘归,一半儿青山一半儿水。
秋日的宫殿边,娇美的月光静静照耀着妆楼;
叶下的波澜冷冷地映出翠绿的水沟,
池边的微风轻松地吹拂着御舟。
可怜这个秋天,一半是芙蓉花,一半是柳树。
梅树旁的枝条横生,翠竹在寒冷的傍晚生长;
窗纱淡淡的,残月依稀明亮,
人倚在画楼上,倾听羌笛声。
这诗情让我恼怒,一半是清香,一半是影子。
情思层层秋树隔着雕花的屋檐,
万朵晴云簇拥着明亮的月亮,
几缕夜香透过绣帘飘来。
等到潜入夜色,一半的门开着,一半掩着。
在野桥上,和耿子春的海棠花香雨一起吟唱,
空墙上的薜荔懒懒地挂着酒瓢。
杨柳在清晨的微风中凉爽着野桥。
放下诗豪,一半是行书,一半是草书。
赏牡丹时,锦裙随风吹拂在翠云枝上,
绿酒争着在白玉杯中传递,
皓齿轻声吟唱金缕词。
牡丹盛开的时节,地上半是姚黄,半是紫色。
苍崖似乎隐入了柳梢,香露点缀着荷衣,
树梢的斜阳映照着翠微,
竹外浅沙映照着钓矶。
乐忘归,一半是青山,一半是水。
此诗运用了许多古典意象,如“芙蓉”、“羌笛”、“玉蟾”等,这些意象在中国古诗中常常与美丽、思乡、孤独等情感相联系。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词受到了唐宋诗人的影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
《仙吕·一半儿》写于秋天,正值丰收季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秋日的美丽与诗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通过对比展现出秋天的多姿多彩。诗中所用的意象如“梅边枝横”、“夜香穿绣帘”等,极具画面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场景。
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这种情感通过“恼诗情”、“乐忘归”等句子传达出来,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在韵律上也极具和谐美感,读来如歌吟,令人陶醉。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美丽景色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玉蟾”指代什么?
诗中“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