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9:36
《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 作者: 张可久〔元代〕
题惠山寺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旧刻漫漶看新碑。林写传梵语,岩翠点禅衣,石龙喷净水。禁行甫郊居白露离离香稻,清风小小团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桥。篱边一水绕,门外两山高,庭前双桧老。集庆方丈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径里禅房,玉瓯水乳洗诗肠。莲花香世界,贝叶古文章,秋堂听夜讲。
在惠山寺的舌底,早晨茶香四溢,眼前随处可见诗词的题刻,旧刻字迹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新刻的碑文。林间传来梵文的吟唱,苍翠的岩石点缀着禅衣,石龙喷涌出清澈的泉水。禁忌的行走在郊外,白露时节稻香弥漫,微风中飘荡着小团茅草的清香,蔡仙家仅隔着宋姑桥。篱笆旁的小河环绕,门外青山高耸,庭前的双桧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集庆方丈在月桂峰前,云松小径通向禅房,玉瓯盛水,洗净了我的诗情。莲花香气弥漫在这个世界,古老的贝叶上书写着文章,秋天的堂上聆听夜晚的讲座。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他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为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意的追求。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惠山寺的宁静景致,表达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思考。惠山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成为诗人心灵的归宿。
《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惠山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茶味”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接着以“旧刻漫漶看新碑”展现出岁月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诗中多处运用自然景物,如“清风”、“香稻”、“双桧老”等,展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此外,诗中提到的“莲花香世界”和“贝叶古文章”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诗人对智慧和灵性的追寻。整体来看,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思想的崇尚。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惠山寺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诗人在此过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白露”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哪个意象象征了精神的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