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9:48
林叶将风入夜阑。
流萤近扇复飞还。
马声隔巷华灯散,人影空房短烛闲。
无限恨,倩谁宽。
更无幽梦过屏山。
红楼卅级知何处,只在烟凄月皎间。
夜深时,树叶随风摇曳。
萤火虫在灯下飞来飞去。
马蹄声在巷子外响起,华灯已然散尽,人影在空房中,烛光也显得微弱无力。
我心中无限的怨恨,谁来可以宽慰呢?
更没有幽幽的梦境,能过那屏山。
红楼那三十层的楼阁,究竟在哪里?
只在烟雾缭绕、月光皎洁之间。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5),字仲华,号东野,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国学大师。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常以清新自然、情感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黄侃生活的动荡时期,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得人们的情感更加复杂。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无奈,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渺茫。
《鹧鸪天》在意境上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内心的孤独,诗人在描绘夜色的同时,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首句“林叶将风入夜阑”以自然景物引入,展现出一种恬静的夜晚气氛,仿佛一切都在宁静中流逝。然而,随着“流萤近扇复飞还”的描写,萤火虫的飞舞仿佛也在反映诗人的孤寂与思虑。
接下来的“马声隔巷华灯散”,通过对声音与光影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繁华的消逝与孤独的加深。“人影空房短烛闲”则是一种孤独的象征,短烛的微弱光芒似乎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无限恨,倩谁宽”这一句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情感,怨恨的情绪在此刻达到高潮,心中的悲伤与失落无处倾诉,令人心疼。最后两句“红楼卅级知何处,只在烟凄月皎间”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无法抵达的惆怅,红楼的高耸让人向往,但却在烟雾与月光中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黄侃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流萤”指的是什么?
“马声隔巷华灯散”中,马声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诗中“红楼卅级”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