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19:22
过雨苔痕玉座春。
断碑谁證赤阑神。
野僧敲火煨残芋,
词客停桡荐渚蘋。
披宿草,走寒燐。
蜃楼金翠逐年新。
祠堂照影桃花水,
换尽簪裾几辈人。
春天的玉座上留下了雨后的苔痕,
无人能为这断碑证明曾经的神灵。
野僧在火旁敲打着,煨着残存的芋头,
词客停下桨,欣赏着水边的浮萍。
披开宿草,追逐着寒星。
蜃楼的金色和翠色年年更新。
祠堂的影子映在桃花水中,
多少代人已换尽了簪裾。
作者介绍:俞陛云(?-约1730),字文弼,号兰亭,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俞陛云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中多处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人事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与对人生变迁的感伤。首句“过雨苔痕玉座春”,以雨后的苔痕引入春天的生机,展现了春的美好与新生。接着“断碑谁證赤阑神”,则突显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类追寻神灵的无奈,表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野僧敲火煨残芋”,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安静与简单,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而“词客停桡荐渚蘋”,则是对文人雅士生活的描述,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意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虚幻的“蜃楼”,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尽管美丽却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祠堂照影桃花水,换尽簪裾几辈人”,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历史与人事变迁的感慨,结合桃花水的美丽与人事的变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雨苔痕”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断碑谁證”中的“断碑”指的是什么?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