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9:43
忆闷令
作者: 仇远 〔宋代〕
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瞥地飞来何处燕。小乌衣新翦。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岸边的柳树,丝丝青翠还显得稚嫩。春天渐渐归来吴地的园林。围墙虽不高,却恰好挡住了花的屏障,深深的绿色和远处的红色令人喜爱。忽然间,飞来的燕子从何处而来?小乌衣的船刚刚修整。想起了那还未冒出香味的芹菜,水面上时不时有波纹荡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仇远,字子良,号松隐,南宋诗人,擅长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背景可能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想起了当年在吴地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
《忆闷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描写岸边的柳树,勾画出一种初春的清新感,柳丝青晰而细腻,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印象。随着春天的回归,吴苑里的花朵悄然绽放,虽然围墙并不高,花的屏障却让人觉得更为美丽。这里的“爱翠深红远”,表达了诗人对色彩的极致热爱,青翠和红色的花朵在春光中交相辉映,令他心生愉悦。
接下来的“瞥地飞来何处燕”,通过燕子的飞来,进一步引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燕子是春天的象征,瞬间让人联想到温暖和生气盎然的景象。小乌衣新翦,暗示着生活的变化与希望,仿佛在说即使生活有时会经历波折,但总会迎来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中,想起未出香泥的芹菜,波面时时点,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过去的怀恋。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恰当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惆怅与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天归来的地点是?
A. 江南
B. 吴苑
C. 山林
D. 花园
“小乌衣新翦”中的“小乌衣”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船
C. 一种花
D. 一种食物
诗中提到的“波面时时点”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水面平静
B. 生活的变化
C. 春天的到来
D. 昨天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