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0:43
竹叶杯浮酒,柳衣汁染香。洛阳曾与醉千场,狂杀当时惨绿少年郎。
用竹叶做的杯子盛着酒,柳树的汁液散发着香气。在洛阳,我曾和朋友们在酒席上纵情欢醉过千次,曾经那些年轻的绿衣少年,因酗酒狂欢而遭受了惨痛的命运。
这首诗中提到的“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许多文人都在此地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诗中提到的“醉千场”则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映,表达了对狂欢和青春的 nostalgic 情感。同时,“惨绿少年郎”则引申出对年轻人因放纵而遭遇悲剧的同情。
张伯驹的《南歌子 其二 绿牡丹》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青年人放纵与悲剧交织的生活状态。诗中开头两句通过鲜明的视觉意象,竹叶和柳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春天的气息和年轻时的欢愉。然而,接下来的“洛阳曾与醉千场”,却使这一切的欢乐变得沉重,诗人以一种自嘲和怀旧的语气,回忆起过去的酒宴,显露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放纵生活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狂杀当时惨绿少年郎”,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表现出对那些因醉酒放纵而遗憾离去的年轻人的深切同情。整首诗在欢愉与哀伤之间游走,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狂欢的回忆,展现了对年轻人放纵生活的反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叶杯”象征什么?
诗人对“惨绿少年郎”的情感是?
“洛阳曾与醉千场”中,洛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