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4:08
题段将军征羌图
西域都护多男儿,
护羌校尉仍出师。
生羌八种来寇塞,
白剑欲接双龙飞。
凡亭山上血漂杵,
奢延泽中鬼应语。
至今有花皆成丹,
疑是当年血未乾。
这首诗描绘的是西域的将领和士兵们的英勇形象。西域都护的男儿们众多,而护羌的校尉仍然出征。生羌的八种部落来侵犯边塞,白色的剑仿佛要与双龙飞舞相接。凡亭山上,战斗留下的血迹犹如漂浮的杵,奢延泽中,仿佛有鬼神在低语。至今盛开的花朵都变成了血色,令人怀疑是当年尚未干涸的鲜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诗人,字子固,号云山,出生于今江苏省。作为一位出色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北方少数民族频繁侵扰中原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现了对征战的思考与对士兵的敬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及士兵的英勇。开篇即描绘出西域的将领们,他们为国征战的决心和勇气令人敬佩。诗中提到的“生羌八种来寇塞”,不仅揭示了战争的背景,也暗示了敌人的强大与侵略性。接着,诗人以“白剑欲接双龙飞”描绘出战斗的紧张气氛,剑与龙的意象结合,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不屈。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凡亭山上血漂杵”的描写,将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牺牲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心痛。而“奢延泽中鬼应语”则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仿佛历史的幽灵在低语,诉说着战争的悲哀。
结尾的“至今有花皆成丹,疑是当年血未乾”更是将全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花朵的绚烂与鲜血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战争带来的创伤依然未愈,历史的伤痛永远铭刻在后人心中。这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士兵英勇精神的礼赞,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对士兵英勇精神的敬意,同时也反思了战争所带来的悲剧与历史的伤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白剑欲接双龙飞”中的“双龙”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奢延泽”指代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