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38
钓雪立苍矶,
入夜鱼不食。
不食非水寒,自是钩大直。
在苍翠的山崖上垂钓,竟然在雪中等候。到了夜晚,鱼儿却不来吃饵。鱼儿不吃饵并不是因为水寒,而是因为钩子太大了。
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钓雪”这一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渔猎生活的热爱。在古代文学中,钓鱼常常被视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思考与观察。
宋濂(约1270-1348),元代初期的文学家,字景山,号潜溪,浙江义乌人。他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和散文家,以其清新流畅的文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民生,关心社会现实。
该诗作于元代,正值元初社会动荡、经济重新恢复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以钓鱼为题材,表达自己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题玄麓山八景 其三 钓雪矶》是一首充满宁静与哲理的诗。诗人选择在雪中垂钓,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通过描写在雪中静坐垂钓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入夜鱼儿不食,反映出钓鱼的无奈,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对生活的无常与难以掌控的感慨。诗中“不食非水寒,自是钩大直”一句,既是对钓鱼现状的直白叙述,也隐含着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有时候,事情的结果并非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因自身的原因。钩子太大,鱼儿自然不愿上钩,正如生活中,有些事情的成败并不在于环境,而在于自己的选择与行为。
这首诗通过钓鱼的场景,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无常与自我反思。诗人在钓雪的过程中,既享受了宁静的自然,又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哲理。
诗中“钓雪”指的是什么?
鱼不食的原因是什么?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