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7:54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昔在虚皇府,被谪下人间。
笑骑白鹤,醉吹铁笛落星湾。
十二玉楼无梦,三十六天夜静,
花雨洒琅玕。
瑶台归未得,忍听洞中猿。
也休休,无情绪,炼金丹。
从来天上,神仙宫府更严难。
翻忆三千神女,齐唱霓裳一曲,
月里舞青鸾。
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
曾经在虚无缥缈的皇宫中,因犯错而被贬到人间。
我骑着白鹤,喝醉了,吹着铁笛,伴着星星洒落的水湾。
十二座玉楼里毫无梦境,三十六天上夜色静谧,
花雨飘洒在琅玕之上。
瑶台归来的路尚未找到,忍不住倾听洞中的猿鸣。
也罢,不再多情,去炼制金丹。
从来天上的神仙宫殿更是难以达到。
回忆起那三千位神女,她们齐声唱着霓裳羽衣曲,
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青鸾。
这份遗恨又该向谁倾诉,云雾缭绕的武夷山。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诗人,创作风格多元,尤其擅长描绘仙境和人间的对比,常在作品中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作者被贬或心境不平之时,反映了他对仙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水调歌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对人间生活的失落之感。开篇以“昔在虚皇府”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的场景,接着通过对白鹤、高楼、夜静、花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空灵的氛围。诗中多次提到的“神仙”、“瑶台”等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化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那美丽的神女们在月下舞蹈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后一句“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则将主题引向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情感的孤独与无处倾诉的无奈。这种情感与意境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美的享受,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失落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虚皇府”象征什么?
“白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瑶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