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6:33
鹧鸪天·枕上作
作者: 傅义
一枕恬然宠辱忘,
宁神便体气舒张。
任他檐雀声声唤,
日未三竿不起床。
真懒散,倒安详。
不卑不亢不慌忙。
劳生最羡陈抟睡,
大梦醒时海变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床上安然入睡、忘却世间荣辱的心情。即使窗外的小鸟在不停地鸣叫,阳光已经升起,时间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但他仍然懒散地不愿起床。这样的懒散让他感到安详自在,心态平和,从不卑微,也不急躁。在世间的劳累生活中,他最羡慕那位陈抟老先生的酣睡,醒来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陈抟老祖是五代时的一个名士,以其安静而深邃的生活态度著称,尤其是他“高卧”之事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典故。诗中提到的“海变桑”则暗指世事变化无常,借用古代的传说,说明时间的推移与岁月的变迁。
傅义,现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以闲适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哲思。
创作于现代社会压力较大,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诗人借此诗歌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
这首《鹧鸪天·枕上作》以恬静的氛围和轻松的语气,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篇“一枕恬然宠辱忘”,立刻把读者带入一种宁静的境界,强调了作者对外界荣辱的淡然态度。接下来的几句细腻描写了窗外小鸟的鸣叫声,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却选择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这种“懒散”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安详和满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迫追逐名利,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而傅义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反叛的精神,提醒人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提到的“劳生最羡陈抟睡”,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仿佛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追逐。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安详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自我,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
诗中提到的“陈抟”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A. 唐朝
B. 宋朝
C. 五代
“一枕恬然宠辱忘”中的“恬然”是什么意思?
A. 忧虑
B. 安静
C. 烦躁
诗中提到的“日未三竿”指的是什么?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