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0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在辛巳年的除夕夜,我和彭同年一起在道观中宿夜。他朗读自己一生的诗歌,我听着竟然熬夜不眠,最后在卷尾写下“也是三生的影子”。我们共听钟声一响,挑灯夜读,仿佛在梦中拔剑。外面的雪色让人不愿谈及恩怨,而诗歌的声响则打破了我内心的空虚。明天坐客盈座,谁还能提起去年的踪迹呢?
龚自珍(1792年-1841年),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是晚清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著称。龚自珍的诗风洒脱奔放,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辛巳年除夕,诗人与友人在道观中共度新年,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一特定的时刻,诗人通过阅读和交流,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显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宁静与深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头部分,诗人与好友共读诗歌,熬夜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友情与共同追求的精神。后面提到的“同听一杵钟”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刻画得淋漓尽致,钟声如同人生的提醒,促使人们反思过去。
诗中的雪色象征着寒冷的冬天,隐喻着诗人对世俗恩怨的超然态度,显示出其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而“诗声破苦空”则透露出诗人通过诗歌来释怀内心的苦闷,诗歌成为了他对抗现实的武器。
最后一句“谁言去年踪”则表现了一种对过往的释然与超越,过去的种种经历已成往事,重要的是当下的感受与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又清晰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在岁月流逝中人们对于往事的释然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交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雪色”象征什么?
诗人在哪个节日与朋友共度夜晚?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