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时间: 2025-05-04 11:32:06

诗句

海涌峰前云树盘,佛宫飞阁出巑岏。

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

禅老说空留坏石,鬼仙题雨下虚坛。

凭高不尽登临兴,更借西山晚翠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06

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原文展示

海涌峰前云树盘,
佛宫飞阁出巑岏。
虎来古冢金精白,
龙卧秋池剑影寒。
禅老说空留坏石,
鬼仙题雨下虚坛。
凭高不尽登临兴,
更借西山晚翠看。

白话文翻译

海浪拍打着峰前的云树,
佛教的宫殿和飞阁从险峻的山崖中升起。
古老的虎冢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
龙卧在秋天的池水中,剑影在水面上冷冷波动。
禅师说万物皆空,留存的只是破碎的石头,
神仙在雨中题写留名的虚幻坛子。
登高望远使人兴致盎然,
更何况西山的晚翠正好借景来观赏。

注释

  • 海涌:海浪拍打的样子,形容气势磅礴。
  • 巑岏:险峻的山峰,形容地势崎岖。
  • 古冢:古老的坟墓。
  • 剑影:比喻剑的影子,寓意锋利与寒冷。
  • 禅老:指禅宗的老者,常用来传递禅理。
  • 坏石:指破碎的石头,象征无常和虚空。
  • 虚坛:虚幻的坛子,指没有实质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伯平,号山人,出身于文人家庭。张翥的诗风清新明快,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的三月,诗人游览虎丘寺时,受到周围风景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虎丘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诗人在此地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美景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寺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海涌峰前云树盘”描绘了海浪与树木的结合,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通过“佛宫飞阁出巑岏”引入佛教文化,突出了虎丘寺的宗教气息和雄伟的建筑。

下联中“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则通过古冢与池水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深邃与静谧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引用禅宗思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淡然,尤其是“禅老说空留坏石”,更是直接触及了禅宗的核心理念,让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深邃。最后,诗人在“凭高不尽登临兴”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且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涌峰前云树盘:描绘了海浪拍打山峰前的情景,云雾缭绕,树木交错,气氛生动。
  2. 佛宫飞阁出巑岏:佛教建筑高耸入云,从险峻的山崖中显现,表现了文化的气势。
  3. 虎来古冢金精白:古老的虎冢在阳光下辉映,象征着古老的传说与文化的延续。
  4. 龙卧秋池剑影寒:池水中龙的身影与剑的寒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5. 禅老说空留坏石:禅宗的智慧讲述了无常,让人思考生活的虚幻。
  6. 鬼仙题雨下虚坛:神仙在雨中留下的痕迹,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虚幻的交织。
  7. 凭高不尽登临兴:表达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探索欲。
  8. 更借西山晚翠看:西山的晚景为诗人提供了更丰富的自然体验,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意思相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鬼仙题雨”赋予自然和历史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无常的淡然态度,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涌: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
  • 古冢:代表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秋池:寓意宁静与深邃,富有诗意。
  • 剑影:象征着锋利与冷静,带有一定的哲理色彩。
  • 虚坛: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涌峰前”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情景?

    • A. 宁静的湖泊
    • B. 波澜壮阔的海浪
    • C. 难得一见的雪景
  2. “禅老说空”中的“空”指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无常
    • C. 考试
  3. 诗中提到的“古冢”象征什么?

    • A. 古老的传说
    • B. 现代的建筑
    • C. 自然的美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 主题: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庐山谣》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虎丘寺》则更注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 意象:李白的诗中以庐山的风光为主,而张翥则通过虎丘寺的古冢与飞阁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

以上资料可供读者深入了解相关诗词及其背景。

相关查询

点绛唇 10月18日京师大风 点绛唇 别四姑后作 点绛唇 二月八日夜泛射渎归作 点绛唇 咏采莲女 点绛唇 其二 梦返江南 点绛唇 其六 闺情 点绛唇 牡丹二首 其一 点绛唇 点绛唇 寒夜诸女刺绣 点绛唇 飞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弟媳妇 七月流火 包含虾的词语有哪些 租入 宵旰焦劳 川字旁的字 见风转舵 鹊弓 色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国步方蹇 巛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鸷虫 斗字旁的字 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七死七生 走马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