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日送友人西归》

时间: 2025-05-07 06:52:10

诗句

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

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2:10

原文展示:

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
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

白话文翻译:

北风呼啸,带走了离别的思念,渺渺的云山间,思绪飘荡。
满心希望能够找到归属之地,然而一生却始终未能安闲。
知音之间才能获得赞誉,浮华的官场与我关系密切。
心中虽然如满月般明亮,却只能与友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聚。

注释:

  • 杳杳:形容远,遥远的样子。
  • 满望:满心的期盼。
  • 知音: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 浮宦:形容官场的浮华和变幻。
  • 空有心如月:虽然心中有如明月般的情感,但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实现。

典故解析:

“知音”典故出自《东周列国志》,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强调了真正理解和欣赏的友谊。“浮宦”则强调了官场的短暂与变幻,借此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日,正值寒风凛冽,离别的情绪愈加明显。诗人在生活和官场的浮躁中感受到深切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冬日送友人西归》通过描绘冬日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以北风的冷冽和远山的渺茫,渲染了离别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则反映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尽管一生忙碌,却始终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的看法,流于表面的关系往往难以持久,真正的知音却是难得。在最后一句“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中,诗人表达了心中虽有明亮的情感,但因距离而感到无奈,突显了友情与现实间的矛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反思,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风吹别思”:北风凛冽,带来离别的思绪。
  2. “杳杳度云山”:思绪如云山般渺远。
  3. “满望是归处”:心中满怀对归处的希望。
  4. “一生犹未闲”:一生忙碌,未能安闲。
  5. “知音方见誉”:真正的知音才能互相赞誉。
  6. “浮宦久相关”:在官场中,关系复杂。
  7. “空有心如月”:心情如月光般明亮。
  8. “同居千里还”:与友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月光,形象地表达情感。
  • 对仗:如“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日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人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着离别和冷酷。
  • 云山:代表着遥远和渺茫。
  • 心如月:象征着清澈与明亮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
    • C. 官场
    • D. 以上皆是
  2. “空有心如月”中的“月”象征什么?

    • A. 满足
    • B. 思念
    • C. 清澈的情感
    • D.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

    • A. 朋友
    • B. 同事
    • C. 家人
    • D. 师傅

答案

  1. D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偏向于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而刘威的诗则更显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展现了不同的送别情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重读《回舟集》忆孔凡老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四 鹧鸪天·六阕悼亡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指敌忘身 户字头的字 随俗浮沉 豕字旁的字 橚矗 迁窜 尢字旁的字 格杀无论 窥睹 女字旁的字 传奇 包含胎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锦囊妙计 唇揭齿寒 包含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皎的词语有哪些 钦佩莫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