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29
芳草莫寻游处迹,好花空认折残枝。
啼莺似怨归何速?舞蝶应怜出太迟。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景象,芳草的踪迹难以寻觅,好花也只是认得已折断的残枝。黄莺似乎在怨恨归来的脚步太快,而舞动的蝴蝶则应当怜惜出门太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啼莺”和“舞蝶”都是春天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美好。而“好花空认折残枝”则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暗示着短暂的春光与流逝的时光。
作者介绍: 苏文饶,字子文,号言庵,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有细腻的情感流露。生平多游历于名山大川,诗作多反映其游历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苏文饶的《春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中“芳草莫寻游处迹”一句,正是对春天游玩时留下的痕迹的感慨,草丛中游玩后已无影踪,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好花空认折残枝”则让人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折断的残枝让人想起曾经的繁华盛景,然而它却是无法再回的。接下来的“啼莺似怨归何速”,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黄莺以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归去的怨恨,暗示着对春天的依恋与不舍。最后“舞蝶应怜出太迟”则通过舞动的蝴蝶来表现春光之美,然而却又因出门太迟而错过了与春天的亲密接触。这首诗整体上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美好的感慨,并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生机与短暂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草莫寻游处迹”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啼莺似怨归何速”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