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

时间: 2025-08-05 06:54:27

诗句

一角依稀埽叶楼。

伤春已惯又悲秋。

江山无处无风雨,欹枕屏山尽卧游。

寻好梦,对冥搜。

自家牖户自绸缪。

青洪可许求如愿,白下相逢得莫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54:27

原文展示:

黄咏雩的《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

一角依稀埽叶楼。
伤春已惯又悲秋。
江山无处无风雨,
欹枕屏山尽卧游。
寻好梦,对冥搜。
自家牖户自绸缪。
青洪可许求如愿,
白下相逢得莫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站在角落里依稀看到扫落的树叶。对春天的伤感已经习惯,转而又感到秋天的悲凉。无论在哪里,江山都笼罩在风雨之中,诗人斜倚在屏风旁,尽情游荡在梦中。希望能寻找到美好的梦境,默默地向冥界探寻。自家的窗户也在细心地打理。青色的洪流或许能让我如愿以偿,而白下的相逢则让我不再愁苦。

注释:

  • 一角:角落,指的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 埽叶楼:扫落的树叶,象征秋天的凋零。
  • 伤春:对春天的怀念与惋惜。
  • 欹枕:斜倚,指诗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 寻好梦:寻找美好的梦境。
  • 冥搜:对冥界的探寻。
  • 青洪:可能指青色的水流或河流。
  • 白下:指的是白色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表达相逢的地点。

典故解析:

“伤春”是古人常用的表达,常常出现在描写春天的诗句中,强调对春天的怀念和失落。而“白下”或许是指白下区,可能与诗人生活环境有关,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近代诗人,生活在充满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咏雩在观看陈午堂教授的《枕秋阁图》后,受到画作的启发而写成的。画作描绘了秋天的情景,激发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黄咏雩的《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情感。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埽叶楼”传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秋天的忧伤,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诗中“江山无处无风雨”,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变幻无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紧接着,诗人“欹枕屏山尽卧游”,通过这种放松的姿态,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慰。他的梦境中不仅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生活的现实思考。

结尾处提到的“青洪可许求如愿,白下相逢得莫愁”,则隐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期待与调和。诗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亦希望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平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角依稀埽叶楼: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隐约可见扫落的叶子,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流逝。
  2. 伤春已惯又悲秋:对春天的伤感已经习以为常,如今又感到秋天的悲凉,表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3. 江山无处无风雨:无论身处何地,江山都笼罩在风雨之中,表明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生的困境。
  4. 欹枕屏山尽卧游:诗人斜倚在屏风旁,尽情地沉浸在梦中,展现了一种放松与逃避现实的心态。
  5. 寻好梦,对冥搜:希望能够找到美好的梦境,默默地向冥界探寻,表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6. 自家牖户自绸缪:自家的窗户也在细心打理,暗示对生活的关注与努力。
  7. 青洪可许求如愿:青色的洪流或许能让我如愿以偿,表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8. 白下相逢得莫愁:在白下的地方相逢,希望能够找到无忧无虑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伤春”与“悲秋”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拟人:将窗户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关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
  • 风雨:暗示着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 :代表着理想与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青洪: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体现出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伤春”,这表达了诗人对哪个季节的情感?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青洪可许求如愿”句中,“青洪”可能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流动
    • B. 情感的波动
    • C. 自然的变化
    • D. 经济的繁荣
  3. 诗人在结尾希望相逢于何地?

    • A. 红色的地方
    • B. 白下的地方
    • C. 绿色的地方
    • D. 蓝色的地方

答案:

  1. C. 春天
  2. A. 生命的流动
  3. B. 白下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黄咏雩的诗歌更倾向于表现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者在意境上有所不同,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近现代诗词赏析》
  • 《黄咏雩诗集》

相关查询

书怀简孙何丁谓 寿宁节祝圣寿 和仲咸诗六首之一和与喻丰阳夜话 知州厅杏花昨日烂漫录事院今日零落唯副使公 除夜寄罗评事同年三首 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八绝诗垂藤盖 寒食·今年寒食在 乌啄疮驴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都门 石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狮子大开口 先字旁的字 乏结尾的成语 人文荟萃 穷达 风雨晦暝 明耻教战 巾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马勺 毛森骨立 京学 盲风暴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