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11
鼎镬烹东都党,烟瘴磨元祐人。
但看纸上陈迹,始知陛下至仁。
这首诗描绘了东都的繁荣景象,鼎和锅中正在烹饪的场景,暗指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状况。而“烟瘴”则象征着对那些在元祐时期的人们的压迫与苦难。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通过纸上的记录,才明白皇帝的仁德之深。
元祐:指的是北宋元祐年间(1086年-1093年),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生困苦。作者通过对比,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升,号月潭,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关注社会民生,反映时代的苦难与希望。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民生困苦之时,刘克庄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皇帝仁德的期望与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
刘克庄的《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关注。这首诗以家庭生活场景为背景,展现了一幅东都繁荣的图景,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深重的社会问题。诗中的“鼎镬”不仅是烹饪的工具,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当时统治者的奢华生活。而“烟瘴”则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反映了民众的苦难与无奈。
最后一句“始知陛下至仁”,则是对皇帝的直接呼唤,表达了对仁政的期待。通过纸上的陈迹,诗人看到了历史的深刻教训,提醒统治者不要忘记民众的疾苦。全诗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思,使得读者在欣赏优美的词句同时,也能深思社会的现状与未来的出路。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的对比,表达了对皇权的期待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揭示了历史教训与仁政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鼎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民众生活
B. 权力与财富
C. 自然景观
“烟瘴”在诗中指代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人们的苦难
C. 皇帝的仁德
全诗表达了对哪个对象的期待?
A. 平民
B. 皇帝
C. 诗人自己
答案:
将刘克庄的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同情,但刘克庄的诗更加强调历史的教训,而杜甫则是在个人苦难的基础上反映社会问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