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0:41
飞来峡
作者: 释今四 〔明代〕
岳僧行傍水云间,
七十青峰夹绿湾。
好梦正悬三峡涧,
赏心先得二禺山。
轩辕竹外低帆影,
萧寺碑前拂藓斑。
更为榴花寻五色,
断崖攀尽不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沿着水边行走的情景,周围青翠的山峰环绕着绿意盎然的水湾。恰好在梦中看到了三峡的美景,内心愉悦地先去欣赏了二禺山。帆影在轩辕竹外轻轻晃动,萧寺前的碑石上覆盖着斑驳的青苔。更是为了寻找五色的石榴花,攀登断崖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
释今四,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他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飞来峡的过程中创作而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飞来峡》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岳僧行傍水云间”引入,生动地描绘出僧人在水边行走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在“七十青峰夹绿湾”中,青翠的山峰与清澈的水湾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好梦正悬三峡涧”表现出梦境与现实的交融,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后续的描写中,“轩辕竹外低帆影”与“萧寺碑前拂藓斑”交替出现,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对细节的刻画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厚谊。最后一句“断崖攀尽不知还”则表现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和不知疲倦的精神。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展现了明代诗人在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岳僧”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僧人
C. 一位诗人
答案:B
“七十青峰夹绿湾”中的“青峰”主要指:
A. 青色的山峰
B. 青色的水面
C. 青色的竹子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榴花”象征的是:
A. 生命的短暂
B. 多彩的生活
C. 宁静的心境
答案:B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多地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释今四的《飞来峡》则更侧重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