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6:26
杏艳桃娇。正月明花坞,柳覆蓝桥。汉皋留玉佩,仙女恋文箫。盈盈十五小蛮腰。彩鸾下嫁,有魂也消。佳期到。灵犀一点两心照。垂髫。姿窈窕。明月今宵,居然投怀抱。吻接樱红,鬘拖云绿,一夜春融芳草。夫婿王昌忒风流,凤俦鸳侣宜偕老。贪欢娱,恨东方不觉天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像杏花和桃花一样娇艳动人。正值春天,花儿盛开,柳树垂挂在蓝色的桥上。汉代的美人留着玉佩,宛如仙女对着文箫沉迷。她的身姿轻盈,宛如十五岁的小姑娘。彩色的鸾鸟下嫁,虽有灵魂,却也已消散。美好的时光来临,心灵相通,两颗心彼此照应。她的年纪虽小,但身姿婀娜。今夜的明月,竟然让我感到无比温暖。亲吻樱花般的红唇,长发如云般拖曳,整个夜晚都沉浸在春天的芳香之中。我的丈夫王昌性情风流,与我如同鸳鸯般恩爱,愿我们长相厮守。只愿在这欢娱的时刻,不觉东方已露出晨曦。
作者介绍:林修竹是一位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春天的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女性美的赞美。
《换巢鸾凤》是一首充满春意和爱情主题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柔情。开篇以“杏艳桃娇”引入,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紧接着的“正月明花坞,柳覆蓝桥”则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浪漫的氛围。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松愉悦,展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特别是“灵犀一点两心照”的一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恋人之间的心灵相通,表现出一种真挚的情感。诗的最后部分,提到“贪欢娱,恨东方不觉天晓”,更是将那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爱情的甜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珍视,体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用什么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灵犀一点” 中的“灵犀”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贪欢娱,恨东方不觉天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换巢鸾凤》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爱情的甜蜜,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思念之苦。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但同样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