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21
溪叟挈笭箵,曾来候此亭。
未知余不杀,刚要著鱼经。
一位溪边的老人提着鱼篓,曾经在此亭边等候。
不知我是否已不再钓鱼,他只是想要记下钓鱼的经历。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溪叟”可以引申为隐士的形象,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钓鱼经历,也常常在古代诗歌中用于比喻隐逸生活的志向。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张镃闲适的生活中,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午后,作者在游玩时对周围溪水与自然的感慨,借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中的“溪叟”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通过对溪边老人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思,既有对过往钓鱼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清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尤其最后一句“刚要著鱼经”,既可理解为老人对钓鱼技巧的传承,也暗含对生命经历的记录,体现出一种生活的哲思和对时间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悟。
诗词测试:
“溪叟”指的是哪个群体的人?
诗中提到的“笭箵”是指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