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3:25
掩重门,垂锦幕,黯黯愁无绪。
千里音稀,雁字凭谁付。
最怜豆蔻年华,玉人娇小,却一片琴心相许。
想今日,人面应谢桃花,春风在何处。
极目蓬山,此恨无由诉。
纵教梦里重逢,梦回人杳,怕只剩残红泣雨。
我轻轻地关上重重的门,垂下了华丽的帷幕,心中愁苦而无所依托。
千里之外的音讯稀少,雁字的消息又能托付给谁呢?
我最怜爱那豆蔻年华的少女,她娇小可人,却也只是一片琴心向你倾诉。
想想如今,你的面容或许已经对桃花不再相顾,那春风又在何处呢?
远眺蓬莱山,此恨无从诉说。
即使在梦中重逢,梦醒后人已杳无音讯,剩下的只怕是那雨中泪洒残红。
吴未淳,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乡愁和人生的无奈,风格清新而深刻。
《祝英台近 有怀》创作于吴未淳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以轻柔而富有韵律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与愁苦。开头的“掩重门,垂锦幕”,便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孤寂的氛围,仿佛诗人正身处一个华丽却无情的空间中,内心的愁苦难以言表。接下来的“千里音稀,雁字凭谁付”,则通过自然意象表现思念的深邃与孤独。诗人将对方的音信比作远道而来的雁,既美丽又遥远,显得无比珍贵而又难以捉摸。
“最怜豆蔻年华,玉人娇小,却一片琴心相许”则展现了对年轻时光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这里的“琴心”不仅是对情感的寄托,也象征着那种纯真而美好的情感表达。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现状的无奈愈发明显,“人面应谢桃花,春风在何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几句则将感伤推向高潮,梦里的重逢与现实的杳无音信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青春、爱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爱情的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情感的纠结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企及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祝英台近 有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未淳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豆蔻年华”指的是?
A) 男性
B) 青春少女
C) 夕阳
D) 老年人
诗中“纵教梦里重逢,梦回人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遗憾
C) 期待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