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时间: 2025-05-07 08:18:01

诗句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01

原文展示: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作者: 李白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白话文翻译:

在东楼上高歌,朋友即将启程出发。
秋风从江面吹来,吹落了山上的月光。
主人端出美酒,熄灭烛光延续清亮的光辉。
二位崔氏兄弟前往金陵,如何能不举杯畅饮?
水手们划着归舟,云帆在轻霜中卷起。
小舟在敬亭山下,轻轻飘荡。
峡中的石头入水溅起波花,碧水在阳光下愈发明亮悠长。
思念朋友无关岁月,西边的笑声在河梁上回荡。

注释:

  • 行子:指旅人,此处特指即将离开的朋友。
  • 秋风渡江来:描绘秋天的风从江面吹来,气候渐凉。
  • 二崔向金陵:指两位崔氏兄弟前往金陵,金陵即今南京。
  • 尽觞:尽情饮酒,觞指酒杯。
  • 水客:指水上的人,水手。
  • 敬亭下:指敬亭山下,地点名。
  • 碧流:形容江水清澈,流动的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闻名,作品多描写豪情壮志、自然景观及人际交往。李白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意象。

创作背景: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创作于李白与崔氏兄弟的惜别之际。崔氏兄弟前往金陵,李白以诗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金陵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常常成为诗人聚会的地方。

诗歌鉴赏:

此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与崔氏兄弟之间深厚的友谊。开篇的“放歌倚东楼”不仅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也渗透着李白对友人的热情与期待。诗中通过“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离别的愁绪和时光的流逝。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则展现了送别宴席的温馨气氛,李白在此时以酒助兴,营造出一种放松与欢快的情境。然而,随着“二崔向金陵”的出现,情感的基调悄然转变,深厚的友情与即将分别的惆怅交织在一起。

后面的描写如“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则通过自然景象深化了主题,表现了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最后的“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抒发出对友人的无尽眷恋和留恋。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李白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既欢快又哀伤的复杂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诗人站在东楼上高歌,表达送别时的豪情,朋友即将启程。

  2.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秋风从江面吹来,清晰描绘送别时的气氛,月光随之落下,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3.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主人敬酒,熄灭烛光,象征着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延续。

  4.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两位崔氏兄弟前往金陵,诗人感慨离别,举杯祝酒。

  5.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水手划着归舟,云帆在轻霜中飘动,描绘了归途的情景。

  6.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小舟在敬亭山下轻轻漂浮,展现出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

  7.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描写峡谷中的石头入水溅起波花,清澈的水流在阳光下更显悠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8.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对朋友的思念超越了时间,西边传来的笑声也令诗人感到离别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 “秋风渡江来”比喻秋季的到来,增强了季节感。
  • 拟人: “水客弄归棹”将水手拟人化,生动描绘了归舟的情形。
  • 对仗: 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离别的惆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流逝。诗人在欢送朋友之际,借助自然景象抒发情感,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无尽思念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楼: 象征着送别的地方,表现出高远和孤独。
  • 秋风: 代表着季节的变迁和离别的愁绪。
  • 美酒: 酒象征着友情和欢聚的时光。
  • 云帆: 象征着旅途和归去的希望。
  • 碧流: 清澈的水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思念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
    • C. 自然
    • D. 以上都是
  2. “放歌倚东楼”中的“东楼”意味着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送别的地点
    • C. 酒馆
    • D. 旅行的起点
  3. 在诗中,水客的动作是什么?

    • A. 划船
    • B. 迎接
    • C. 饮酒
    • D. 唱歌

答案:

  1. D. 以上都是
  2. B. 送别的地点
  3. A. 划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白居易的《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酒宴的欢乐与自然的变迁,而王维则更多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和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茅亦山韵 送别胡汲古 秋色 岁晚书怀呈月山太守 呈茅一斋先生 寒夜呈梅深 题严子陵 和茅亦山韵二首 其一 偶书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雕墙峻宇 厄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降仰 荫德 咳逆 百凤 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膏粱子弟 燋夭 虎字头的字 鸣琴而治 有来有往 典妻鬻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