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汉宫春》

时间: 2025-04-23 08:08:26

诗句

秋色萧森,凭天涯阑槛,底事沈吟。

登临总伤极目,败苇烟浔。

军声又起,但连云、绿老红深。

都莫问、百年兴废,繁霜十月难禁。

未用停车恸哭,怕东南浇泪,湿了枯林。

新痕旧痕何限,只在孤襟。

当时已误,忍伶俜、况到而今。

但分付、心期海上,春来嗣我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08:26

原文展示:

秋色萧森,凭天涯阑槛,底事沈吟。
登临总伤极目,败苇烟浔。
军声又起,但连云绿老红深。
都莫问百年兴废,繁霜十月难禁。
未用停车恸哭,怕东南浇泪,湿了枯林。
新痕旧痕何限,只在孤襟。
当时已误,忍伶俜况到而今。
但分付心期海上,春来嗣我遥音。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景色萧条而森然,站在天边的栏杆上,不禁心中沉吟。
登高望远总是令人伤感,荒败的芦苇在烟波中萦绕。
军号声又再次响起,只有连绵的云与老去的绿意和深红的秋色相伴。
不要去问百年间的兴衰变迁,十月的霜寒是难以抵挡的。
我并不想停下来痛哭流涕,怕东南的风把泪水洒落,弄湿那枯干的树林。
新旧的伤痕何其无尽,只在我孤独的胸怀中。
当初我已犯下错误,忍不住如今的孤单。
但只希望向海上的那份心期传达,春天到来时能听到我的遥远音信。

注释:

  • 萧森:形容秋天景色的萧条和阴森。
  • 凭天涯阑槛: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站在栏杆上。
  • 沈吟:沉思和吟唱,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 极目:极目远眺,形容望得很远。
  • 败苇烟浔:荒败的芦苇在烟雾中轻轻摇曳。
  • 军声又起:战斗的声音再次响起,暗示着动荡的局势。
  • 繁霜十月:十月已入深秋,霜降之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当代,擅长古诗词创作,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诗风典雅,情感细腻,关注人生命运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汉宫春》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秋冬交替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秋色萧森”便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以“凭天涯阑槛”引出对远方的思索与怀念。诗中反复出现的“伤极目”“恸哭”等词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未解的心结。

诗的中段提到“军声又起”,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剧。诗人在感受到外部环境变迁的同时,也表现出对自我内心的探寻,形成了对比与呼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以“但分付心期海上,春来嗣我遥音”作结,尽管内心充满了微妙的忧伤与无奈,但仍抱有对未来的期望。春天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诗人愿意将自己的心声寄托于远方,表达了对生命的执着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萧森,凭天涯阑槛,底事沈吟。
    表现了诗人站在遥远的栏杆前,沉浸在秋天的萧条景色中,思绪万千。

  2. 登临总伤极目,败苇烟浔。
    远望之时,心中感伤,眼前却是荒败的芦苇,景象凄凉。

  3. 军声又起,但连云绿老红深。
    战斗的声音再次响起,伴随而来的只有苍苍的云与秋色的变化。

  4. 都莫问百年兴废,繁霜十月难禁。
    不必去追问历史的兴衰,十月的寒霜是无法抵挡的自然法则。

  5. 未用停车恸哭,怕东南浇泪,湿了枯林。
    不愿因悲伤而停下脚步,唯恐泪水流淌湿透枯干的树林。

  6. 新痕旧痕何限,只在孤襟。
    新旧的伤痕难以计数,唯有深藏于孤独的心怀。

  7. 当时已误,忍伶俜况到而今。
    当初的错误已难以弥补,如今的孤独与无奈更是令人心痛。

  8. 但分付心期海上,春来嗣我遥音。
    但愿能将心中期盼寄托在海上,期待春天的到来能传来我的音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色萧森”隐喻人生的凄凉。
  • 拟人:如“军声又起”,赋予声音以生命。
  • 对仗:如“新痕旧痕”,形成整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冬交替为背景,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兴衰,表达了个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凋零与无常。
  • 阑槛:代表远方和思念的寄托。
  • 军声:暗示动荡与历史的变迁。
  • 泪水:象征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 春天:希望与重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宫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永正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军声又起”,这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争与动荡
    C) 春天的来临
    D) 个人的孤独

  3. “秋色萧森”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机
    B) 凄凉与无常
    C) 喜悦
    D) 宁静

答案:

  1. C) 陈永正
  2. B) 战争与动荡
  3. B) 凄凉与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探讨人生无常与历史的兴衰。
  • 《静夜思》 by 李白: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汉宫春》与《登高》对比: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但《汉宫春》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登高》则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了解古典诗词的风格与主题。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深入研究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题刁景纯环翠亭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三唳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依韵和子聪见寄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留题希深美桧亭 依韵和徐元舆读寄内诗戏成 依韵和希深游大字院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 其八 阴崖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声销迹灭 又字旁的字 发号出令 圮坏 二丁 骇目惊心 开门七件事 捻子 伪体 变化不测 谷字旁的字 包含柑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音信杳无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