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河传 碧云寺》

时间: 2025-05-07 07:27:18

诗句

乔木。

疏竹。

古亭偏。

亭下春流细泉。

方花古础甃石圆。

涓涓。

山厨远近穿。

小榼三升携浊酒。

杯泛后。

上马仍回首。

柳丝浓。

碧云重。

连峰。

星星闻暝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18

原文展示:

乔木。疏竹。古亭偏。亭下春流细泉。方花古础甃石圆。涓涓。山厨远近穿。小榼三升携浊酒。杯泛后。上马仍回首。柳丝浓。碧云重。连峰。星星闻暝钟。

白话文翻译:

在青翠的乔木和稀疏的竹林之间,古老的亭子偏偏屹立。亭子下,春天的小溪涓涓细流。古老的石础上方,花儿盛开,石头圆润光滑。溪水细流,蜿蜒穿过远近的山厨。小酒壶里装着三升浊酒,酒杯漂浮在水面上。骑上马后,我不禁回首,看到那浓密的柳丝和重重的碧云。连绵的山峰在星星点点的灯光下,听到了夜晚的钟声。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疏竹:稀疏的竹子,形容竹林的稀疏程度。
  • 古亭:古老的亭子,常用于游览或休息。
  • 细泉:细小的泉水,形容泉水流淌的细腻。
  • 甃石:铺路用的石头,古代建筑中常用来做基础。
  • 涓涓:形容水流细小而柔和的样子。
  • 小榼:小酒壶,古代人常用的容器。
  • 浊酒:不清澈的酒,可能是指普通的酒。
  • 柳丝浓:柳树的枝条浓密,形容春天的生机。
  • 碧云重:碧蓝的天空中云层厚重,给人一种压迫感。
  • 星星闻暝钟:夜晚星星闪烁,听得见远处的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岸登,清代诗人,字子青,号白云,生于江南。沈岸登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河传 碧云寺》作于沈岸登游历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此诗创作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开头部分以“乔木”“疏竹”“古亭”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展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接着,细腻的泉水流淌声与古老的石础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时间的沉淀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小榼三升携浊酒”这一句,将个人的生活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在自然的环抱中,诗人与大自然形成了共鸣,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通过“星星闻暝钟”,引入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给读者带来一种恬淡而深邃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乔木。疏竹。古亭偏。:描绘环境,营造出一种自然幽静的氛围。
  • 亭下春流细泉。:细致地描写泉水,流动的水声让人感到宁静。
  • 方花古础甃石圆。:自然与历史结合,展现出古老的美。
  • 涓涓。山厨远近穿。:水流蜿蜒,隐喻生活的曲折。
  • 小榼三升携浊酒。:生活的简单与质朴。
  • 杯泛后。上马仍回首。:骑马离去,却又不忍心回首。
  • 柳丝浓。碧云重。:象征生机和沉重的思考。
  • 连峰。星星闻暝钟。:夜晚的寂静与时间的流逝,带来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丝浓”,将柳树的枝条比作浓密的情感。
  • 拟人:如“星星闻暝钟”,将星星赋予了听的能力,增强了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字数和结构上均有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自然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木: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生机。
  • 疏竹:代表清雅与孤傲,体现诗人的性格。
  • 古亭:时间的象征,传承与记忆。
  • 细泉:生命的细腻与柔和。
  • 浊酒:生活的平凡与真实。
  • 柳丝:春天的象征,生机与希望。
  • 碧云:天空的广阔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乔木”和“疏竹”分别指什么? A. 乔木是高大的树木,疏竹是稀疏的竹子。
    B. 乔木是小树,疏竹是长竹。
    C. 乔木是花,疏竹是草。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小榼”是什么? A. 小酒壶
    B. 小船
    C. 小山
    答案:A

  3. 诗人骑马后的情绪如何? A. 兴奋
    B. 不舍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沈岸登的《河传 碧云寺》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生活的哲思,而王维则更注重整体意境的营造和心境的表达。两者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岸登研究》
  • 《沈岸登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念奴娇·午飙褪暑 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_·,三用韵) 水调歌头 其五 江淮一览 念奴娇(咏白莲用宝月韵) 水调歌头 其二 霅川溪亭 满江红 霜天晓角(戊午十二月望安晚园赋梅上银烛) 昼锦堂·绮毂团成 浪淘沙·家在敬亭东 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缄情 包含皂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朝不保暮 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无挂碍 长话短说 千条万缕 中水 包含赤的词语有哪些 未风先雨 身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改俗迁风 倒八字的字 鼎足而三 有始有卒 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