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5-01 05:03:06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3:06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的明亮月光,
我怀疑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月,
低头思念我的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 床的前面;
  • "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
  • "疑": 怀疑;
  • "霜": 夜间降落的白色霜冻;
  • "举头": 抬起头;
  • "望": 望见;
  • "低头": 低下头;
  • "思": 思念;
  • "故乡": 离开的家乡。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普遍的乡愁情感,常见于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李白的生平中多有游历,故乡情怀在其作品中常常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广泛,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在外游历时,夜晚仰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知的作品之一,其语言简练却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浓厚思念。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床前的月光洒落,犹如白霜,给人以清冷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则将情感引向高潮,抬头望月,低头思乡,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床前洒落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通过疑惑的语气,表现了夜的寒冷和清澈。
  •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霜,增强了清冷的感觉;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尤其是对于家乡的眷恋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希望,常被用作游子情感的寄托;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2. “床前明月光”中“明月”指的是什么?
    A. 晚霞
    B. 明亮的星星
    C. 明亮的月亮
    D. 太阳

  3. 诗中“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冷漠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以月亮为主题,但李白侧重于个人的游子情怀,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亲情,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虞美人 题《有约不来过夜半图》 浪淘沙 雪里桃花二首 其二 题飞鸣宿食雁图 悼灵座主 悼通灵仲 寄希白藏主 寄晦机和尚 送方上人西蜀省亲 拟寒山子诗六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际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自诒伊戚 韋字旁的字 包含衾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卤菜 金字旁的字 识才尊贤 輗壤 提手旁的字 骈穗 蓬户瓮牖 吃糠咽菜 同文共轨 锡衮封圭 社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