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8:59
始皇成大业,险难叠随之。
一死于荆轲,再死高渐离。
三死博浪沙,四死窘兰池。
数死竟不死,天意未可知。
如何更酷虐,自谓功德巍。
神山求药去,鲍车毕命时。
始皇帝建立了伟大的事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重重险难。
第一次死于荆轲的刺杀,第二次死于高渐离的叛变。
第三次死于博浪沙之地,第四次死于窘迫的兰池。
多次死亡却依然不死,天意实在难以预测。
即使再怎么残酷,他却自以为是功德无量。
他去神山寻求长生不老的药,鲍车才终于完成了他的生命。
沈启震的《读史 其二》以秦始皇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列举始皇在位期间所遭遇的几次刺杀事件,揭示了权力的残酷和不可预测的命运。诗中以“死”字为线索,逐步展示始皇的险难与不安,表达了对权力者的深刻反思。在古代,权力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始皇虽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层层危机,这种对比令读者深思。诗的最后两句提到“神山求药”和“鲍车毕命”,象征着始皇对不死的渴望与最终的归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揭示了即使再怎么样的权力也无法逃避死亡的真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秦始皇的历史反思,探讨了权力的脆弱与人类对死亡的无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批判与思考。
诗词测试:
始皇的几个“死”分别是指哪些事件?
诗中提到的“神山”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