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9:46
凤林秋晚见日落,鹿门事远无人传。
在秋天的傍晚,站在凤林看见日落,远处的鹿门山上,事情遥远却无人相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望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一次秋游中,感受到日落时分的宁静与远方的孤寂,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傍晚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刘望之对自然的敏感和深刻的思考。诗句中,"凤林秋晚见日落" 描绘了一个悠闲安静的场景,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落在林间,给人一种恬静的美感。而“鹿门事远无人传”则带来一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人事的淡漠与对自然的向往。整个诗歌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世的孤寂结合在一起,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意象清晰明确,既有静谧的自然之美,又有哲理的深邃思考,体现出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歌的整体氛围恬淡宁静,给读者带来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对孤独和宁静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凤林”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无人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