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44
蜃景暮瞢瞢。白浪駉駉。危岩兀兀似遗星。
飞唾溅珠当面滑,背骨碐磳。山杳恍蓬瀛。
欲跨长鲸。一天云片总笭箵。
谁命烛龙光不灭,照彻深冰。
在暮色中,蜃楼的景象模糊而遥远,白色的浪花奔腾翻滚。
高耸的岩石孤立如同遗落的星辰。
浪花飞溅,水珠击打面颊,滑腻无比,背后岩石坚硬而光滑。山峦渺渺,像是通往仙境。
我想骑上巨鲸,穿行于云朵之间。
是谁让烛龙的光芒永不熄灭,照亮了深邃的冰层?
秦鸿,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生活琐事为题材,体现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其诗风多变,时而婉约,时而豪放,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瞬间。
此诗创作于青岛海洋世界的沙滩,诗人受海洋景色的启发,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正值黄昏,夕阳西下,海面上的变幻光影引发了诗人关于生命与存在的沉思。
这首《浪淘沙》以青岛海洋世界的沙滩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海洋的壮丽与神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交融。开头的“蜃景暮瞢瞢”引入了神秘的蜃楼景象,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接着,“白浪駉駉”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奔涌,蕴含了海的力量与动感。
“危岩兀兀似遗星”的描写则将自然景观与宇宙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而“飞唾溅珠当面滑”则通过细致的感官描写,传达出与海洋亲密接触的快感,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欲跨长鲸”象征着对未知与无垠海洋的探索精神,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谁命烛龙光不灭”则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烛龙象征着不灭的光明,暗示着即使在深冰之中,光明与希望依然存在。
整首诗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哲思。诗人通过对青岛海洋世界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浩瀚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生命的意义。
诗中“蜃景”指的是什么现象?
诗中“欲跨长鲸”表达了什么情感?
“谁命烛龙光不灭”中的“烛龙”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