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7:31
急雨打疏棂。终夜长醒。
逢时偏叹百无成。
拟学吴儿肠木石,
思绪难平。
春去未关情。
花落无声。
闲谈节物始心惊。
睡过花朝并上巳,
睡过清明。
急雨敲打着窗棂,我整夜无法入眠。
在这样的时节,我不禁感叹自己一无所成。
我想要学习吴儿那种无所畏惧的心态,
可我的思绪依然难以平静。
春天已经过去,却仍牵挂着情感。
花儿悄然凋落,毫无声息。
闲聊着节气的变化,我的内心开始惊慌。
我已经错过了花朝和上巳,
也错过了清明节。
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而著称。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天的雨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诗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压力与个人情感的纠结,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
《浪淘沙》的情感基调是忧伤和无奈,诗人在急雨的夜晚,无法入睡,思绪万千。他通过对外界自然景象的描述,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急雨敲打窗棂的声音,仿佛是在敲打着诗人的心灵,喧闹而又无情。诗人感叹自己在这个时节一无所成,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迷茫与不安。
其次,诗中提到想要“学吴儿肠木石”,这是一种对洒脱生活态度的向往,却又显得无奈,因为思绪依然难以平静。春天的结束,花的凋零,都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仿佛一切美好都在悄然流逝,留给诗人的只有失落与惋惜。最后,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心中更是充满了惊慌和遗憾,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节气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慨。主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吴儿”指的是谁?
A. 吴地的少年
B. 古代诗人
C. 农民
答案:A
“花落无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无所谓
答案:B
诗人整夜无法入眠的原因是什么?
A. 睡不着
B. 心中烦恼
C. 工作忙
答案:B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首诗都在描绘自然景象,同时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李白的诗歌中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思考,而汪东的《浪淘沙》则更侧重于个人情绪的表达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