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11
原文展示:
千载诗亡不复删,少陵谈笑即追还。常憎晚辈言诗史,清庙生民伯仲间。
白话文翻译:
千年间的诗歌已然消亡,不再被删改;少陵(指杜甫)的诗歌,谈笑之间便能追溯到当年。我常常憎恨晚辈对诗歌历史的看法,认为那是清庙与生民之间的伯仲之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作品多涉及历史、战争和个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读杜诗》作于陆游晚年,彼时他面对南宋的衰落及国难,常以杜甫的诗作为鉴,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读杜诗》通过对杜甫诗作的缅怀,展现了其对古代诗歌的深厚情感及对后辈诗人的批评。开篇“千载诗亡不复删”,表达了对古诗的惋惜和对诗歌流传的思考,千年过去,许多诗作已不复存在,这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文化的消逝。
接着,提到“少陵谈笑即追还”,则表明即使诗歌在时间的洪流中湮没,杜甫的作品依然给予后人启迪和感动,仿佛与他在轻松的谈话中再次相逢。这种情感的回归,展示了陆游对杜甫的崇敬与对诗歌的热爱。
“常憎晚辈言诗史”则显示出一种对后辈的不满,陆游似乎在批评年轻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认为他们对诗歌历史的看法过于肤浅。他认为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最后一句“清庙生民伯仲间”,将朝廷与百姓的关系引入其中,强调诗歌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诗歌不仅是文人的游戏,更是生民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杜诗的追忆,展现了陆游对诗歌的敬重,以及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深切担忧,表达了他希望能够通过诗歌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古代诗歌的敬仰和对现今诗歌创作的忧虑,强调了诗歌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千载诗亡不复删”中“千载”指什么?
A. 一年
B. 一千年
C. 一百年
“少陵”指代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诗中对晚辈的态度是:
A. 赞赏
B. 批评
C. 中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和杜甫都关注历史与社会,但陆游的作品更加体现出对当代的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陆游在《读杜诗》中通过回顾杜甫的诗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重和对后辈诗人的期望,这种情感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可以找到,表现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