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48
月林栖羽白,露草啼蛩清。
秋带银河泻,凉随冰簟生。
弹琴送逸响,酌酒散幽情。
赖有同袍者,俱为江海行。
在月光下的树林中,白色的鸟儿栖息,露水滋润的草丛中,虫鸣清脆。秋天的气息如同银河般倾泻而下,凉意随同冰冷的竹席而来。我弹琴送出悠扬的乐声,饮酒散发出幽静的情感。幸好有同伴在身边,大家都是为了江海而行。
“月林”、“银河”均为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表现自然之美,同时也寓意诗人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提到的“同袍者”反映了朋友间的情谊,与“江海行”联系,暗示着志同道合的旅途。
汪广洋,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以清丽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文情感。
此诗作于清秋时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感悟,反映出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情感共鸣的文化背景。
《清夜》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温暖结合在一起。前两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月光洒在树林中,白色的鸟儿栖息其上,露水滋润的草丛中虫鸣清脆,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在这种氛围下,凉意渐生,仿佛从银河倾泻而下,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得清新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弹琴和饮酒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弹琴不仅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透过琴声,诗人将自己内心的逸响送出,仿佛与自然、与宇宙沟通。而饮酒则是与同袍者共同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人际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一句以“赖有同袍者”结束,强调了旅途中有朋友相伴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友谊的赞美,也使得整个诗歌在宁静的自然中增添了一份温暖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拟人化的虫鸣和琴声使得自然更具生动性,对仗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秋夜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友谊的温暖,显示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清夜”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霓虹闪烁的城市
B. 静谧的秋夜
C. 热闹的宴会
“赖有同袍者”中的“同袍”指的是什么?
A. 亲戚
B. 朋友或同伴
C. 不认识的人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C.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