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25:53
南乡子 雄溪九日
作者: 易顺鼎
人影瘦于秋。和雨和风共一楼。难得尊前开口笑,都休。醉把黄花插满头。佳节尚淹留。听雁青篷昨夜舟。重向东篱寻旧梦,悠悠。病蝶寒螀各自愁。
人影在秋天显得愈加消瘦。在这和雨和风的共同影响下,我与友人共坐于同一楼阁。难得在酒杯前开口欢笑,其他一切都不再重要。醉酒时便把黄花插满头。佳节的气氛依旧令人留连。昨夜在青篷舟上听见大雁的鸣叫。再次向东篱寻觅旧时的梦,心中悠悠。生病的蝴蝶和寒虫各自悲愁。
作者介绍:易顺鼎(1646-1712),清代诗人,字梦庵,号天池,出生于江苏,晚年隐居于四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雄溪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值秋季,诗人感受到秋日的萧瑟与节日的孤独,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情感的复杂。
《南乡子 雄溪九日》是一首描绘重阳佳节的词作,通过对秋日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人影瘦于秋”便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接着在“和雨和风共一楼”的描写中,诗人与友人同处一楼,尽管外界环境不佳,但仍希望在酒杯前找到欢乐,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醉把黄花插满头”则是诗人以洒脱的姿态面对生活的烦恼,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尽管佳节令人留恋,但诗人内心的愁苦却并未消失,尤其是“病蝶寒螀各自愁”一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鸣,表现了深深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及对情感的细腻感知,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反映了诗人面对秋天的孤独与伤感。诗人在欢庆佳节的同时,内心的愁苦与对过去的追忆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人影瘦于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醉把黄花插满头”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享受
C. 忧愁
答案:B
诗人对重阳节的态度是:
A. 高兴
B. 无奈
C. 忽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南乡子 雄溪九日》的情感和意象,还能在诗词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