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46
月淡霜清夜漏迟,疏钟杳杳度南陂。
灯残有恨欲谁语,鸡老无声如我衰。
使入蜀川方在道,书传淮浦定何时?
艾为可遣闲愁得?独拥寒炉爇豆萁。
月光淡淡,霜气清冷,夜里时光缓慢流逝,稀疏的钟声隐隐传来,穿过南边的堤岸。
灯光微弱,心中有怨恨却不知向谁倾诉,老鸡无声,正如我自己衰老。
若我出行去蜀川,现在正好在路上,书信寄往淮浦又要等到何时?
用艾草来驱散这无聊的愁苦,独自一人守着寒炉,烧着豆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洋山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作品情感真挚,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注。
《霜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命运坎坷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孤独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和历史的思考。
《霜夜》是一首充满季节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月淡霜清夜漏迟”,描绘了一个典雅清幽的夜晚,月光透过薄霜,显得格外宁静而又清冷。接下来的“疏钟杳杳度南陂”,则用“疏钟”这一意象增添了夜的寂静,体现出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感。灯光暗淡的场景下,诗人感到心中有怨恨却无处倾诉,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鸡老无声如我衰”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衰老与孤独,老鸡的无声与诗人自身的寂静相映成趣,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使入蜀川方在道,书传淮浦定何时”,则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人的怀念,诗人面临时空的隔阂,无法与亲人沟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助感。
最后几句“艾为可遣闲愁得?独拥寒炉爇豆萁”,用艾草象征着对闲愁的驱散,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仍然努力寻找生活的温暖与希望。全诗在清冷的夜色中流露出深邃的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霜夜的清冷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反思。
诗中“月淡霜清”描绘了什么样的夜晚?
A. 宁静清冷
B. 热闹欢快
C. 暴风骤雨
“鸡老无声如我衰”中的“鸡老”用来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兴奋
C. 衰老
“艾为可遣闲愁得”中的“艾”代表什么?
A. 绝望
B. 驱散愁苦
C. 喜悦
与杜牧的《秋夕》相比,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陆游的《霜夜》更加强调个人的衰老和无奈,而杜牧则在表达对夜晚的感悟时多了一种对美好瞬间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