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12:52
涧里萦沙,溪边聚叶,古洞时变阴晴。
萧条林际,废殿枕寒英。
湖水平分旷渚,朱栏外绿共波平。
人家远空山切响,渐急泻银筝。
芳情。鸥戏岸马嘶峻路,花泛兰缨。
渐云滋岫复,树老沧瀛。
坐觉愁生白露,更饥鼠啼夜堪惊。
野风急芸黄腓草,瘦日下荒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幽静的场景。溪流旁的沙子和树叶交错,古洞的光影时而明亮,时而阴暗。萧条的树林之间,废弃的殿宇靠在寒冷的花草上。湖面清澈,湖水与广阔的滩涂相互映衬,朱红的栏杆外,绿色的波浪轻轻荡漾。远处的人家和高山间传来微弱的声音,像银筝一样渐渐急促地流泻而下。鸥鸟在岸边嬉戏,马在陡峭的道路上嘶鸣,花朵随风飘荡,兰花的缠绕在其中。云彩渐渐滋润了山岚,树木在岁月中老去,沧海的边缘。坐在此处,感到愁苦如白露般生出,夜里听到老鼠的啼叫更是让人惊慌。野风在急促地吹拂,黄腓草摇曳,夕阳瘦弱地照在荒废的城池上。
饶宗颐(1899-1992),字怀德,号寒松,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及诗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此诗作于饶宗颐对吴哥窟的游历之际,结合对淮海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思考与对自然风光的感悟。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吴哥窟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涧水、溪边、古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萧条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沧桑。尤其是“坐觉愁生白露”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孤独,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饶宗颐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对声音的描写,如“渐急泻银筝”,不仅让画面更为生动,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声音的共鸣。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描绘为主线,融入对历史遗迹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古洞”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与记忆
C. 诗人的情感
“渐急泻银筝”中的“银筝”比喻什么?
A. 风声
B. 水流声
C. 鸥鸟的叫声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热爱与感慨
C.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