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佑国雄才》

时间: 2025-05-07 06:57:01

诗句

佑国雄才,皇家贵戚,御恩守镇平山。

一方安堵,何幸感怡颜。

视众犹同赤子,宽刑宪、矜恤愚顽。

无私曲,政声流美,应遍满人寰。

公馀,重积德,投诚奉教,使保心闲。

又远蒙见召,祗建灵坛。

醮谢诸天圣众,仗青裙、开启阴关。

从今后,高真降鉴,名系上仙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7:01

诗词名称: 满庭芳·佑国雄才

作者: 王丹桂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佑国雄才,皇家贵戚,御恩守镇平山。
一方安堵,何幸感怡颜。
视众犹同赤子,宽刑宪矜恤愚顽。
无私曲,政声流美,应遍满人寰。
公馀,重积德,投诚奉教,使保心闲。
又远蒙见召,祗建灵坛。
醮谢诸天圣众,仗青裙开启阴关。
从今后,高真降鉴,名系上仙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有才能的国家领导者,他出身于皇家贵族,受到皇帝的恩宠,守护着平安的地方。国土安宁,这让我心中感到无比快乐。他对百姓的关心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宽厚地执行法律,为愚昧的人们提供怜悯和帮助。他的无私和公正使得他的政声遍及天下。作为公职人员,他注重积德,恭敬地奉行教义,使自己内心安宁。又因受到远方的召唤,特意建立灵坛,感谢诸天的圣众,借助青裙的仪式开启了阴间的门户。从今以后,崇高的真理将会降临,他的名声将会与仙班相连。


注释:

  • 佑国:保佑国家。
  • 雄才:杰出的才能。
  • 皇家贵戚:指皇室的亲属。
  • 镇平山:守护平安的地方。
  • 赤子:比喻纯真的人。
  • 宽刑宪:宽厚的法律和制度。
  • 无私曲:指公正无私的行为。
  • 政声流美:政绩声誉美好。
  • :宗教仪式。
  • 青裙:指祭祀时穿着的衣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风格上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国家领导者的赞美,强调领导者应具备的德行与才能,以期达到安国安民的目的。


诗歌鉴赏:

《满庭芳·佑国雄才》是一首充满理想与期望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国家领导者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政治的向往。开篇即以“佑国雄才”点明主题,强调领导者的卓越才能和责任感。接着,诗句中提到的“御恩守镇平山”,不仅仅是对领导者的赞美,更是对其能为百姓带来安宁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视众犹同赤子”,将领导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亲子之情,强调了仁爱的执政理念。后半部分则通过“醮谢诸天圣众”表现了对神明的敬畏和感恩,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与真理的追求。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又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佑国雄才,皇家贵戚: 强调国家的领导者是有才华的贵族。
  2. 御恩守镇平山: 领导者在皇帝的恩宠下,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3. 一方安堵,何幸感怡颜: 国家安定让人感到幸运和快乐。
  4. 视众犹同赤子: 领导者对待百姓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体现关怀。
  5. 宽刑宪矜恤愚顽: 以宽厚的法律对待愚昧的人民,表现宽容。
  6. 无私曲,政声流美: 领导者的公正和良好的政声传遍四方。
  7. 公馀,重积德: 在空闲时间注重积德行善。
  8. 投诚奉教,使保心闲: 恭敬地奉行教义,保持内心的宁静。
  9. 又远蒙见召,祗建灵坛: 受到召唤,特意建立祭坛。
  10. 醮谢诸天圣众: 感谢天神的庇佑。
  11. 仗青裙开启阴关: 通过祭祀仪式开启灵界的通道。
  12. 从今后,高真降鉴,名系上仙班: 期待真理降临,与神仙相连。

修辞手法:

  • 比喻: 以“赤子”比喻对百姓的关怀。
  • 对仗: 在句子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旨在于强调领导者应有的德行与才能,反映出对和平政治的向往及对人民的关爱。


意象分析:

  • 皇家贵戚: 象征权力与责任。
  • 赤子: 代表纯真与关怀。
  • 青裙: 祭祀中神圣的象征,连接人间与神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佑国雄才”,指的是谁? a) 皇帝
    b) 国家领导者
    c) 平民
    答案: b

  2. “视众犹同赤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亲情
    b) 疏远
    c) 敌意
    答案: a

  3. “重积德”指的是什么? a) 积累财富
    b) 做善事
    c) 学习知识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以自然景象表现人类的情感,侧重点不同却同样充满诗意。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张延之觉寺亭 次韵郑觉先冬夜围炉示同舍 次韵向伯恭发句同游西宫见寄 次韵潘义荣博士学中书事 题双泉堂 大学送余适正往洛中就馆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蓦山溪(次韵知点) 阮郎归 望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轴车 赤贫如洗 屮字旁的字 泽葵 殷殷勤勤 包含心的成语 功德兼隆 缶字旁的字 庶尤 龝字旁的字 剡奏 分茅裂土 勤以立身 卤字旁的字 鹊巢鸠主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