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25
两楹梦後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
孟子无功如管仲,杨雄有赋似相如。
敬王事业知谁继,准易工夫故不疏。
孤学背时空绝叹,白头穷巷抱遗书。
在梦中只看见少数真正的儒者,毁誉之间徒劳无益,谁能真正理解?孟子的成就比不上管仲,杨雄的赋诗又与相如相似。敬王的事业又有谁能继承?因此我对那些轻易的工夫不再疏忽。孤独的学问在时代背后,空自叹息,白头老人在贫穷的巷弄中抱着遗书。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生于动乱时代,其诗风豪放,作品多反映国家兴亡、个人遭遇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古代儒者的回顾,表达对当时士人风气的失望与对理想的追求。
《二子》是一首充满深思的诗,诗中表达了陆游对当时士人风气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便以“梦后少真儒”引出对儒者的追寻,体现出他对当今社会中真正的学者的渴望和对庸俗学风的失望。接下来的对比“孟子无功如管仲”,“杨雄有赋似相如”,不仅仅是在讨论历史人物的成就,更是在表示对当下士人的不满。
诗中提到“敬王事业知谁继”,在感叹历史的演变时,也隐含着他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陆游虽身处穷巷,却仍抱有对知识的执着,表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在孤独中追求学问的态度,成为古今学者的典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孟子与管仲、杨雄与相如)以及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