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10:11
饿莩北非载道,阋墙欧亚几家。
利权终究是空花。杀人人杀汝,枉死者如麻。
殷鉴昭然不远,塞翁远识堪嗟。
海天秋色正清华。老人懒说话,遣闷听筝琶。
北方荒野上饥饿的尸体无法横渡,
欧亚之间的争斗几家在相互争吵。
利益权力最终不过是虚幻的花朵。
杀人者杀向你,冤屈的死者如同麻草般多。
殷商的教训显而易见,塞翁的智慧令人叹息。
海天之间秋色正好如清华。
老人懒得说话,任由烦闷听着筝和琵琶的声响。
刘季高,现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常反映社会现实及人文关怀。他的诗歌以严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著称,常常涉及历史与哲理的思考。
本诗写于当代,背景是对社会动荡与人道灾难的深刻反思。诗中借用古代典故,表达对历史教训的警惕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临江仙 其一》是一首态度鲜明、内容深刻的诗。诗人通过对饥饿、战争、权力等主题的探讨,反映了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北方的死亡景象,与接下来的欧亚争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哀。紧接着,诗人告诫我们,权力与利益的追求往往是虚无缥缈的,最终只会导致更多的冤屈和悲剧。此时,借用“殷鉴昭然”的典故,提醒读者关注历史的教训,反思当前的局势。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自然与人心的宁静,海天的美丽与老人的沉默形成对比,似乎在暗示一种深邃的哲思。老人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聆听音乐,这种选择体现了对纷争的超然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全诗围绕历史的教训与当代的现实,表达了对战争、权力及人道灾难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诗中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殷鉴”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教训?
“利权终究是空花”这句话的意思是?
诗中使用的“塞翁”典故旨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