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0:42
记得高堂同饮散,一杯汤罢分携。
绛纱笼影簇行旗。
更残银漏急,天淡玉绳低。
只恐曲终人不见,歌声且为迟迟。
如今车马各东西。
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
我记得在高堂上一起喝酒散去时,一杯汤喝完后,我们各自离开。
红色纱帘下的影子,像行进的旗帜一样聚集。
时光已经不多,银色的漏斗急促,天空渐渐变淡,玉绳低垂。
我只怕歌曲结束后再也看不见你,歌声似乎在拖延时间。
如今我们各自乘车马朝不同的方向而去。
在那画堂携手的地方,真像一场梦,又似乎不是梦。
作者介绍:易少夫人,宋代女词人,以情感细腻、词风婉约著称。她的作品多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某次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离别的普遍情感。
《临江仙(咏熟水话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易少夫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怀念。开头的“记得高堂同饮散”,不仅设定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还暗示了亲密的关系。接下来的“绛纱笼影簇行旗”,通过红色纱帘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仿佛在描述欢乐的聚会即将结束的情景。
诗中“银漏急,天淡玉绳低”的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让人意识到离别的无奈与不舍。而“只恐曲终人不见”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惧怕失去的心情。最后两句“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则通过对回忆的怀疑,强化了离别后的迷惘与无助,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失落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充分展现了易少夫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伤感与不舍,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渴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
a) 友情
b) 离别
c) 爱情
“绛纱笼影”中的“绛纱”指的是:
a) 红色的纱
b) 蓝色的纱
c) 绿色的纱
“如今车马各东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