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前汉门。再吟》

时间: 2025-05-07 06:39:23

诗句

重赋严刑作祸胎,岂知由此乱离媒。

家传揖让亦难济,况是身从倾篡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23

原文展示

前汉门。再吟
作者:周昙〔唐代〕

重赋严刑作祸胎,岂知由此乱离媒。
家传揖让亦难济,况是身从倾篡来。


白话文翻译

重修的严刑法令产生了祸根,谁知正是因为这个而导致了纷乱的婚姻关系。
家族传承的礼让之道也难以弥补,何况我的身世本就源于权臣的倾覆和篡位。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赋:重新制定、颁布法律。
  • 严刑:严厉的刑罚。
  • 祸胎:祸根或祸因。
  • 岂知:哪里知道。
  • 乱离媒:指因纷乱而离散的婚姻关系。
  • 家传揖让:家族代代相传的礼让之道。
  • 倾篡:推翻和篡夺。

典故解析

  • 本诗提到的“重赋严刑”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法律的重视与严格执行,但这些往往带来不幸的结果。
  • “家传揖让”源于儒家思想,强调家族的和谐及礼让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擅长咏史抒怀,作品多反映社会政治现象及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纷争之际,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愤懑。


诗歌鉴赏

《前汉门。再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揭示了法律与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联“重赋严刑作祸胎”,诗人指出严厉的法律制度虽然意在维护社会秩序,但却可能成为祸根,导致家庭和社会的动荡。接着,诗人用“岂知由此乱离媒”一语,表现出对婚姻不幸和家庭破裂的无奈,暗示个人命运常常被社会环境所左右。

第二联“家传揖让亦难济”,则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传统的礼让之道也无法弥补因动荡而造成的伤害,显示出传统价值的无力。在最后一句“况是身从倾篡来”中,诗人自述身世,表明自己的出身与历史的悲剧息息相关,流露出对历史的沉痛感慨。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也有对社会历史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赋严刑作祸胎:重新制定的严厉法律,其实是造成祸害的根源。
  • 岂知由此乱离媒:谁能想到正是因为这些法律,导致了婚姻的混乱与离散。
  • 家传揖让亦难济:即使传承的礼让之道也无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 况是身从倾篡来:更何况我的身世本身就与权力的倾覆和篡夺紧密相连。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将法律与家庭、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形成深刻的社会隐喻。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法律、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传统礼让之道无力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严刑:象征着压制和控制。
  • 乱离媒:象征家庭关系的破裂与社会动荡。
  • 家传揖让:代表传统的道德规范与伦理观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赋严刑”指的是什么?

    • A. 轻松的法律
    • B. 严厉的法律
    • C. 传统的礼仪
    • D. 诗人的个人情感
  2. 诗人认为“家传揖让”能否解决问题?

    • A. 能
    • B. 不能
    • C. 不确定
    • D. 只在某种情况下能
  3. “岂知由此乱离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幸福的向往
    • B. 对家庭破裂的无奈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周昙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法律的关系,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关怀,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关注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漏迟·寄和凹园胥江 玉漏迟 送费同知考满之京 玉漏迟 庆表兄陈安行初度 玉漏迟 晚雨 玉漏迟 藕荡莲 玉漏迟·自怜翠袖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 玉漏迟(夏) 玉漏迟 月湖夜泛 玉漏迟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刑 阜字旁的字 延年益寿 出谋划策 水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奔涌 草草率率 茕疚 角字旁的字 氢氧化铁 中开头的成语 饮河满腹 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田畈 包含系的词语有哪些 耳食之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