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春晚偕中山大学及门诸子泛荔枝湾赏红棉,吊昌华故苑。以渔洋歌舞冈绝句分韵,得冈字》

时间: 2025-07-27 03:40:41

诗句

烽火被高冈。

北顾神伤。

交柯如血映扶桑。

竖子英雄成一笑,残霸荒唐。

留取阵堂堂。

视此南强。

朱霞天半绚朝阳。

莫遣东风吹便散,寂寞炎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40:41

原文展示:

浪淘沙·春晚偕中山大学及门诸子泛荔枝湾赏红棉,吊昌华故苑。以渔洋歌舞冈绝句分韵,得冈字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烽火被高冈。北顾神伤。交柯如血映扶桑。
竖子英雄成一笑,残霸荒唐。
留取阵堂堂。视此南强。
朱霞天半绚朝阳。莫遣东风吹便散,寂寞炎方。

白话文翻译:

烽火映照着高岗,向北望去心中悲伤。
交错的树枝像鲜血般映照着东方的红日。
小小的英雄们笑对一切,残存的霸主实在荒唐。
留存阵地要显得壮观,看看这南方的强盛。
红霞在半天绚丽如画,别让东风轻易吹散,
寂寞的炎夏将是多么冷清。

注释: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战报的信号,象征战争。
  • 高冈:高岗,象征着战争与斗争的地方。
  • 交柯:树木交错,形容景象。
  • 扶桑:古代神话中东方的神树,象征着朝阳和希望。
  • 竖子:年轻人,泛指英雄。
  • 阵堂:战斗的阵地。
  • 朱霞:晨曦的红云,象征美好与希望。
  • 东风:象征着变化和不安,古诗中常用来引申为外部环境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近代诗人,生于多变的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风常常结合历史与现实,充满了对家国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以春晚的美景为背景,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通过春晚的场景,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诗中通过“烽火”、“高冈”引入战争的历史感,接着用“交柯如血”描绘出一种悲壮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接下来,诗人转而以“竖子英雄成一笑”来表现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希望,同时又对残存的“霸主”表示了不屑与讽刺。

“留取阵堂堂”描绘出一种要守护的决心,而“视此南强”则暗示了对南方力量的认可与渴望。最后的“朱霞天半绚朝阳”展现出了一种美好的未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而“莫遣东风吹便散,寂寞炎方”则是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历史的沉重与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烽火被高冈:烽火照耀着高岗,暗指战乱的悲惨景象。
  2. 北顾神伤:向北望去,心中感到悲伤,表达对北方战乱的忧虑。
  3. 交柯如血映扶桑:树枝交错如鲜血映照着东方,形象而凄美地描绘出景象。
  4. 竖子英雄成一笑:年轻的英雄们笑对一切,体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5. 残霸荒唐:对残暴统治者的讽刺,表明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6. 留取阵堂堂:希望能保留这片阵地,表达了维护家园的决心。
  7. 视此南强:对南方强盛的认可和期望。
  8. 朱霞天半绚朝阳:美好的景象,象征新生与希望。
  9. 莫遣东风吹便散,寂寞炎方:希望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被外力所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交柯如血”,通过比喻强化景象之美与悲伤。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东风”,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增加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晚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在动荡时代对和平和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
  2. 高冈: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
  3. 扶桑:象征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4. 朱霞: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5. 东风:外部环境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冈”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春天
    • B. 战争与斗争
    • C. 自然风光
    • D. 和平的未来
  2. “竖子英雄成一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英雄的敬畏
    • B. 对生活的乐观
    • C. 对历史的悲伤
    • D. 对战争的无奈
  3. “朱霞天半绚朝阳”中“朱霞”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战争的残酷
    • B. 美好与希望
    • C. 伤心与孤独
    • D.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浪淘沙·白浪滔天》毛泽东

诗词对比:

  • 比较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但龙榆生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希望与美好,而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龙榆生诗文选集》
  • 《近现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和友人韵(四首) 远戍劝戒诗 赠织锦人 把杂尔 早发黄县雪中作 月夜行泾县道中 早发宁远沿河取路投松山 登澄海楼 渡大凌河 薄暮登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险肤 日德 诛结尾的成语 目睹耳闻 循墙而走 仙藻 言微旨远 宁定 靑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挼曲子 千年万载 威风凛凛 豕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贤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