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40
赠丹客邹道士
作者:姚勉 〔宋代〕
退之不肯学神仙,
宁只崛强处世间。
紫阳先生亦有语,
金鼎偷生讵能安。
政令白日生羽翰,
琼台玉宇高应寒。
虎铅龙汞吾岂晓,
独有炯炯心如丹。
这首诗表达了对丹客邹道士的赠言。诗中说:你放弃了追求神仙之道,宁愿在世间坚强地生活。紫阳先生的话也告诉我们,凭借金鼎而偷生,怎能安宁?政令如同白天的羽翰(翅膀),琼台和玉宇也必定高寒。关于虎铅和龙汞的道理我并不懂,唯有心中炯炯如丹,明亮而坚定。
姚勉,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沉稳,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同时又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感悟。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赠言表达对道教修炼的思考与个人的选择,批判那些依赖外物以求长生的做法,强调内心的坚定与真实。
《赠丹客邹道士》是一首哲理性极强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邹道士的赠言,深入探讨了修道与处世之间的关系。开篇即以“退之不肯学神仙”引出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邹道士选择的赞同与理解。接着,引用“紫阳先生”的话,强调追求长生的徒劳与安宁的缺失,表现出对道教炼丹术的一种质疑。诗中“政令白日生羽翰”一联,则描绘了现实中的纷扰与虚幻,暗示了对世俗权力的批判。
在最后两句,诗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反映出一种对复杂炼丹术的无知,以及对内心坚定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其表面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真实的内心追求,而非对外在事物的依赖。诗人通过对邹道士选择的肯定与道教修炼的反思,阐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坚定与追求,而非外在的虚华。
诗中提到的“紫阳先生”是谁?
A. 一位皇帝
B. 一位道教名家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科学家
诗人对“金鼎”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中立看待
C. 强烈质疑
D. 不提及
“独有炯炯心如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内心的迷茫
B. 内心的坚定与明亮
C. 外在的虚幻
D. 对世俗的逃避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姚勉的《赠丹客邹道士》更注重内心的坚定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文情怀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