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丹客邹道士》

时间: 2025-04-30 15:46:40

诗句

退之不肯学神仙,宁只崛强处世间。

紫阳先生亦有语,金鼎偷生讵能安。

政令白日生羽翰,琼台玉宇高应寒。

虎铅龙汞吾岂晓,独有炯炯心如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40

原文展示:

赠丹客邹道士
作者:姚勉 〔宋代〕

退之不肯学神仙,
宁只崛强处世间。
紫阳先生亦有语,
金鼎偷生讵能安。
政令白日生羽翰,
琼台玉宇高应寒。
虎铅龙汞吾岂晓,
独有炯炯心如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丹客邹道士的赠言。诗中说:你放弃了追求神仙之道,宁愿在世间坚强地生活。紫阳先生的话也告诉我们,凭借金鼎而偷生,怎能安宁?政令如同白天的羽翰(翅膀),琼台和玉宇也必定高寒。关于虎铅和龙汞的道理我并不懂,唯有心中炯炯如丹,明亮而坚定。

注释:

  • 退之:这里指的是邹道士,他退却于追求神仙之道。
  • 崛强:指的是坚强地生活在世间。
  • 紫阳先生:指的是道教的名家紫阳真人,强调追求长生的道理。
  • 金鼎:道教中炼丹的器具,象征着追求不正当的长生。
  • 政令:指的是政治的命令,象征着世俗的权力。
  • 羽翰:意指轻盈的羽毛(象征自由),这里暗指政令的高远。
  • 琼台玉宇:指的是天上的仙境,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
  • 虎铅龙汞:指的是炼丹术中的两种重要材料,表现出对复杂炼丹术的无知。
  • 炯炯心如丹:意指内心如丹石般明亮坚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沉稳,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同时又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赠言表达对道教修炼的思考与个人的选择,批判那些依赖外物以求长生的做法,强调内心的坚定与真实。

诗歌鉴赏:

《赠丹客邹道士》是一首哲理性极强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邹道士的赠言,深入探讨了修道与处世之间的关系。开篇即以“退之不肯学神仙”引出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邹道士选择的赞同与理解。接着,引用“紫阳先生”的话,强调追求长生的徒劳与安宁的缺失,表现出对道教炼丹术的一种质疑。诗中“政令白日生羽翰”一联,则描绘了现实中的纷扰与虚幻,暗示了对世俗权力的批判。

在最后两句,诗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反映出一种对复杂炼丹术的无知,以及对内心坚定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其表面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退之不肯学神仙:表明邹道士不愿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之道。
  • 宁只崛强处世间:强调他宁愿在现实中坚强生活,表达了生活的积极态度。
  • 紫阳先生亦有语:引入权威的声音,说明对道教的看法。
  • 金鼎偷生讵能安:质疑依靠外物以求长生的做法,传达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 政令白日生羽翰:形象地描绘出政治的高远与难以企及。
  • 琼台玉宇高应寒:象征着理想的遥不可及,带有一丝悲凉。
  • 虎铅龙汞吾岂晓:表现出对复杂炼丹术的无知与不屑。
  • 独有炯炯心如丹:强调内心的明亮与坚定,是诗的总结与升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政令白日生羽翰,琼台玉宇高应寒”,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金鼎偷生”比喻依赖外物追求长生的无用,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对政令的描绘如同生物,赋予其生命感,突出其影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真实的内心追求,而非对外在事物的依赖。诗人通过对邹道士选择的肯定与道教修炼的反思,阐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坚定与追求,而非外在的虚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着超脱与理想,反映人对永恒生命的渴望。
  • 金鼎:象征着炼丹术与追求长生的手段,隐含批判。
  • 琼台玉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象征着遥不可及的追求。
  • 虎铅龙汞:表现对复杂炼丹术的无知,象征着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阳先生”是谁? A. 一位皇帝
    B. 一位道教名家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科学家

  2. 诗人对“金鼎”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中立看待
    C. 强烈质疑
    D. 不提及

  3. “独有炯炯心如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内心的迷茫
    B. 内心的坚定与明亮
    C. 外在的虚幻
    D. 对世俗的逃避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姚勉的《赠丹客邹道士》更注重内心的坚定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文情怀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周清溪 荼蘼 其一 荼醾 牡丹 茉莉 闵雨 落梅 柳絮 芙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测试 包含豆的词语有哪些 红绳系足 卷结尾的成语 鸢肩羔膝 龙盘凤翥 长蛇封豕 业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寡少 辽城鹤 提手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包含闻的词语有哪些 口耳并重 握雨携云 大字旁的字 旁敲侧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