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生草·漫揾英雄泪》

时间: 2025-04-27 15:09:00

诗句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9:00

原文展示: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白话文翻译:

漫无目的地寻找英雄的泪水,离开那位隐士的家。
感谢慈悲,在莲花台下剃度我为僧。
没有缘分,转眼间便分离了。
赤裸裸地,来去之间毫无牵挂。
哪里去讨要,烟雾笼罩下的蓑衣和雨笠又能独自走多远?
任凭我穿着破旧的草鞋,抱着钵盂随缘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漫揾: 漫无目的地寻找。
  • 英雄泪: 形容有志之人的悲伤,或是为了理想而流的泪。
  • 处士: 隐士或隐居的人。
  • 剃度: 剃发入寺,成为僧人。
  • 莲台: 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座位,象征清净。
  • 没缘法: 指没有缘分或机缘。
  • 赤条条: 赤裸无物,形容一无所有。
  • 随缘化: 随着缘分变化而生活。

典故解析:

  • 莲台: 在佛教中,莲花象征纯洁与成就,常用来指代修行的地方。
  • 剃度: 表达出一种出家的决心,代表对世俗的放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邱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禅宗的倾向,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作者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感受到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无奈,试图通过诗歌传达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寄生草·漫揾英雄泪》通过对英雄泪水的寻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开头的“漫揾英雄泪”表现了一种无奈与悲伤,英雄的泪水象征着理想与奋斗的沉重,诗人似乎在追忆那些为理想而流泪的人们。接着提到“相离处士家”,隐士的生活象征着一种超然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又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孤独。诗中“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则展现了出家的决心,表现了对世俗的放弃与对内心解脱的渴望。

随着诗歌的发展,“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缘分的不可捉摸,赤条条的表述直接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依。最后一句“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则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虽身无所依,却依然选择随缘而活,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运用丰富的意象与修辞,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孤独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漫揾英雄泪: 诗人漫无目的地寻找那些为理想流泪的英雄,暗示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2. 相离处士家: 描绘了离开隐士的家,反映了对孤独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3.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表达出家决心,象征着对世俗的放弃与对内心解脱的渴望。
  4.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强调人生的无常,缘分的不可捉摸。
  5.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指出人生的孤独与无依的状态。
  6.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思考,隐喻生活的艰难。
  7.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随缘而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英雄泪”比喻为理想而奋斗的悲伤。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 排比: 在表达孤独与无依时,使用了多个短句,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理想追求及内心解脱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豁达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泪: 象征理想与奋斗的悲伤。
  • 处士: 隐士,象征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 莲台: 象征修行与内心的清净。
  • 芒鞋: 代表简朴与随意的生活态度。
  • 破钵: 象征出家后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随缘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A. 漫揾英雄泪
    B. 相离处士家
    C.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D.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2. “剃度在莲台下”这一句中的“莲台”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困境
    B. 修行与内心的清净
    C. 追求的理想
    D. 孤独的生活

  3. 诗中表现出一种洒脱生活态度的是哪一句? A. 谢慈悲
    B. 没缘法
    C.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D. 烟蓑雨笠卷单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送别》
  • 宋代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比较邱圆的《寄生草》与王维的《送别》,前者更多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后者则侧重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查询

伴登临(中吕宫丑奴儿) 快活年 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泛兰舟 和梅苑 泛兰舟·霜月亭亭时节 迎新春 吴城春节唯园游最盛,其余奢俗寖革除矣 寿楼春 题张彦云娟镜楼图卷子 寿楼春 寿楼春 送春 寿楼春 十月十七日,十六子士禔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戴星而出 小司 罪在不赦 凤愁鸾怨 死记硬背 目字旁的字 低光荷 避远 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无担石 包含赴的词语有哪些 引吭高声 鹵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蚬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