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46
七十九岁叟,时吟感寓诗。
年高胡不死,身健欲何为。
细柳绿垂地,小桃红满枝。
春风不到处,枯蔓挂疏篱。
这首诗的作者已经七十九岁,时常吟咏感悟写诗。年纪那么大,为什么还不去死呢?身体健康又想做什么呢?细细的柳枝垂到地面,小桃花在枝头上红艳艳的。春风吹不到的地方,枯萎的藤蔓挂在稀疏的篱笆上。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子复,号复古,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他的作品多涉及对生命、自然的观察,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事已高之际,面对生命的无常与衰老,他通过对春季生命力的描绘,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新岁书怀四首》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深意,作者以自己已近古稀之年的感受,表现出对生命、岁月流逝及存在意义的思考。前两句直入主题,表达了老年人的无奈与思考,尤其是“年高胡不死,身健欲何为”,不仅是对自身境况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和生命本质的探讨。这种探讨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柳与小桃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的“春风不到处,枯蔓挂疏篱”则引入了对比,春天的气息似乎并未普及到每个角落,荒凉的枯蔓和稀疏的篱笆则让人联想到人生的孤独与衰败。
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从生命的活力到衰退的无奈,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深刻反映了人生态度的复杂性。诗中流露出的既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对衰老不可抗拒的接受,表现了一种淡然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感悟与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衰老的接受,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存在意义的深刻探讨。
诗人几岁时写下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春风不到处”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细柳绿垂地,小桃红满枝”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