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8:46
山截溪将断,川回路忽通。
鸟声青嶂里,人语翠微中。
玄圃参差是,桃源想像同。
平生苦行役,翻爱打头风。
山势似乎要截断溪水,河流回转却忽然通畅。
青翠的山谷中传来鸟鸣,隐约有人声在翠绿的山间。
那参差不齐的园圃,仿佛与桃源的景象相同。
我这一生辛勤劳作,反而更喜欢迎着风行走。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环境。诗中提到“桃源”是用来表达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鲜于枢,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作者可能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建德溪行二首 其一》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以“山截溪将断,川回路忽通”开头,便营造出一种山水交错、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象。溪水的流动与山势的高耸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化。
接着“鸟声青嶂里,人语翠微中”,将鸟鸣与人声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诗人似乎在此时此刻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安宁。“玄圃参差是,桃源想像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想境界的描绘,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憧憬。最后一句“平生苦行役,翻爱打头风”则道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尽管经历了辛苦,依旧热爱迎风而行的自由,显示出一种乐观与坚定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鲜于枢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与哪位古代诗人有关?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山截溪将断,川回路忽通”中的“截”字可以理解为?
A. 断开
B. 连接
C. 流动
D. 磨平
诗人对“打头风”的态度是?
A. 厌烦
B. 害怕
C. 热爱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