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康道中答刘石梁》

时间: 2025-08-02 02:47:27

诗句

菊径樗园亦主恩,焚鱼跃马出郊门。

如弦岂用疑三黜,折羽何当到九阍。

马鬣未封疑宿草,雁行中断怆荒原。

维舟向暝逢渔父,指点春流有落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2:47:27

原文展示:

菊径樗园亦主恩,
焚鱼跃马出郊门。
如弦岂用疑三黜,
折羽何当到九阍。
马鬣未封疑宿草,
雁行中断怆荒原。
维舟向暝逢渔父,
指点春流有落矾。


白话文翻译:

这条菊花小径和樗树园也能感受到恩情,
焚烧鱼香,跃马出郊门。
像弦乐似的,怎么会怀疑三次贬官呢?
折断的羽毛又何时能飞到九阍?
马鬣没有封住,怀疑是宿草的原因,
雁阵已断,惆怅在荒原。
在黄昏时分,划船遇到渔夫,
他指点春水流淌,水中有落矾。


注释:

字词注释:

  1. 菊径:指小路,常常与菊花相关联,象征清雅。
  2. 樗园:樗树的园子,表明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
  3. 焚鱼:烧鱼,可能指宴请或享乐的场合。
  4. 跃马:骑马奔腾,表示出行或冒险。
  5. 三黜:古代官员的三次贬谪,意指政治上的不如意。
  6. 九阍:古代传说中的九重天,象征高远的理想。
  7. 马鬣:马的鬃毛,暗示未能成功或处境不佳。
  8. 雁行:雁的飞行队形,象征团体或群体。
  9. 维舟:划船,常用作隐喻,象征人生的旅程。
  10. 落矾:水中的沉淀物,可能象征生活的琐碎和细节。

典故解析:

  • 三黜:古代指官员的贬谪,代表了政治的波折与不如意。
  • 九阍:源自《淮南子》,象征着理想的高远,表示追求的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光颖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康道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南康道中答刘石梁》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情感与外部环境相互交织的诗作。开篇以“菊径樗园”引入,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田园景象,似乎在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焚鱼跃马”,描绘出一种出游的愉悦心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对人生不如意的反思,如“如弦岂用疑三黜”,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马鬣未封疑宿草”,隐喻了未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失落感。而“雁行中断怆荒原”,则以雁的飞行作为比喻,表达了离散与孤独的情感。最后一联提到“维舟向暝逢渔父”,让人感受到一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渔父指点的春流似乎暗示着一种希望与未来的指引。

整首诗在形式上整齐而有节奏感,情感上则复杂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菊径樗园亦主恩:菊花小径和樗树园也承载了情感与恩情。
  2. 焚鱼跃马出郊门:烧鱼的香气,骑马出门,象征生活的乐趣与冒险。
  3. 如弦岂用疑三黜:如同弦乐,怎么会因为三次贬谪而感到怀疑?
  4. 折羽何当到九阍:折断的羽毛又何时能飞到高处?
  5. 马鬣未封疑宿草:马鬣没有被束缚,怀疑是因为宿草的原因。
  6. 雁行中断怆荒原:雁的队伍已经断裂,令人感到孤独与失落。
  7. 维舟向暝逢渔父:在黄昏时,划船时遇见渔夫。
  8. 指点春流有落矾:渔夫指点春水流淌,水中有沉淀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雁行”比喻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失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高洁与清雅,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樗园:隐喻隐逸生活的理想。
  3. :象征出行与冒险,暗示人生的旅程。
  4. :象征团体与孤独,反映人际关系的变化。
  5. :象征人生的旅程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菊径”和“樗园”分别象征什么?

    • A. 忧伤与失落
    • B. 清雅与隐逸
    • C. 热闹与繁华
  2. “如弦岂用疑三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 A. 对命运的不满
    • B. 对友情的怀疑
    • C. 对政治的关注
  3. “维舟向暝逢渔父”中,渔父象征了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人生的指引
    • C. 孤独的旅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陈光颖的《南康道中答刘石梁》更关注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壮阔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感。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和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陈光颖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是对《南康道中答刘石梁》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 秋暑午睡起汲泉洗面 秋夜不寐 其十九 春去 读梅宛陵诗集书后 其二 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 其一 沙湖舟行 即事戏作四首 其二 三月晦日 清平乐·天潢佳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沈泉 包含净的成语 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逢狭路 赤字旁的字 避护 临水登山 飠字旁的字 荒莱 老生常谈 风字旁的字 坑家败业 临死不恐 柱极 包含技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包含验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呵欠连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