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0:20
水龙吟 清明次计伯英韵
作者:张惠言 〔清代〕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
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
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
看咋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
绣户无踪。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在陌生的街头,我试着询问那垂柳,清明时节有多少春游的人们前来?
芳香的尘土弥漫,娇嫩的云朵随意飞舞,轻松飞来。
蝴蝶在我身旁翩翩飞舞,黄蜂在花底采蜜,仿佛在捏造花的香味。
看今夜寒气重重,今晨却温暖如春,游荡的情绪不同寻常。
唯有那无家可归的燕子,过了花期还未收起愁苦的目光。
绣花的门窗已无踪影。山海何处,似乎也随春花一起玩耍。
我想对那残红花儿细细倾诉,却无计可施以留住春光。
只因东风未到,重重的帘子隔断了视线,游丝飘散在天际。
作者介绍:张惠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作品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水龙吟 清明次计伯英韵》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在清明节这个特定的时节,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整首词以“清明”作为引子,开启了一段关于春天的思索与感受。开头通过问柳,带出春游的气氛,随即描绘芳尘与飞舞的云朵,构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
接下来的几句,蝴蝶和黄蜂的出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热闹与美丽。然而,随着词意的深入,诗人却感受到一种离愁别绪,特别是“无家燕子”一词,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美好与脆弱,燕子过花期而未能停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惋惜,尽管想留住这份美好,但对“东风”的无能为力,使得这份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春天是短暂的,尽管充满生机,但转瞬即逝,让人感受到无奈和惋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景,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诗词测试:
“陌头试问垂杨”中的“垂杨”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菊花
C. 桃花
诗中“无家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满足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中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惆怅
B. 喜悦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水龙吟 清明次计伯英韵》的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