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

时间: 2025-05-02 10:30:56

诗句

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

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0:56

原文展示:

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
作者: 陆游

诗歌内容:
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
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白话文翻译:

在早秋时节,雨水在屋檐下滴落,令人感到清凉,但我更喜欢丰收的年头。眼前的稻谷有三万顷,想与乡里的父老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檐:屋檐的装饰,指房屋的屋顶边缘。
  • 鸣雨:雨声如鸣,形容雨滴落下的声音。
  • 新凉:指初秋的凉爽天气。
  • 香粳:香气扑鼻的稻米,形容稻谷品质优良。
  • 三万顷:形容稻田的广阔,顷为面积单位,古代一顷约等于15亩。

典故解析:

  • 汉嘉:指汉代的嘉禾之地,象征着丰年的象征,常用来表达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和欢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癸巳年夏季,正值干旱之时,作者感受到农田缺乏雨水的苦楚,而在立秋之际,终于迎来了一场雨,心中充满感激与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秋时节雨水的落下,表现了陆游对丰收的期盼与感恩之情。开篇“画檐鸣雨早秋天”,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气息,雨声似乎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接下来的“新凉喜有年”则展现了诗人对新凉的喜悦并非单纯的气温变化,而是与丰收年景相联系。最后“眼里香粳三万顷”,通过数字的夸张手法,凸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待与满足,体现出他与父老乡亲共同分享丰收的快乐,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文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檐鸣雨早秋天:描绘雨水滴落的情景,展现早秋的气候变化,带出一种清新的气息。
  2. 不喜新凉喜有年:表达诗人对丰收的期盼,认为丰收更令人欣喜,而非单纯的气温变化。
  3. 眼里香粳三万顷: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稻田的丰盈,寓意着希望和富饶。
  4. 寄声父老共欣然:表现诗人对乡亲的思念,分享丰收的喜悦,体现人情味和乡土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雨声比作鸣声,形象生动。
  • 夸张:三万顷的描述,表现丰收的富饶。
  • 对仗:前后句对比,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故乡人们的思念,流露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秋天:代表收获的季节,寓意着丰盈。
  • 香粳:象征着美好的粮食,代表勤劳与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画檐鸣雨”中的“鸣”字意思是: A. 鸣叫
    B. 响声
    C. 叫喊
    D. 吵闹

  2. 诗中的“香粳”指的是: A. 粗粮
    B. 稻米
    C. 小麦
    D. 玉米

  3. 诗人对丰收的态度是: A. 忧虑
    B. 喜悦
    C. 无所谓
    D.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描绘自然景象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强调对家乡与丰收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忧患与社会的动荡。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陆游诗文选》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陆游的《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

相关查询

会中赋得新年 寓江州李使君 宿李少府园林 寄陈侍御 放榜日 贺清源仆射新命 寄李校书游简寂观 和友人酬寄 上刑部卢员外 奉和翁文尧戏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劳师糜饷 金鸡消息 是是非非 同字框的字 尨眉皓发 五马图 心荡神移 丨字旁的字 积雪封霜 食字旁的字 并包 文开头的成语 身字旁的字 入场 镸字旁的字 赧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