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0:22
汪岳尊的《踏莎行 自题小影》
疑笑疑嗔,不冠不履。
憨生稚气仍如此。
双眸闲阅世人多,
何人侬外能同你。
雪岭支筇,月湖吹笛。
游踪细数都堪喜。
个中喜色底因浓,
最怜鬓绿无尘滓。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疑似在笑又像在嗔,既没有戴冠,也不穿鞋。
我憨厚而稚嫩的性情依旧如此。
双眼闲暇地观察着世间的人,
谁能在我心外与我同样地理解你呢?
在雪山上支着拐杖,在月湖边吹着笛子。
旅行的足迹细细数来,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其中的喜悦因为浓厚而显得真实,
最令人怜惜的是我的鬓发已青而无尘埃。
作者介绍:汪岳尊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游历雪山与湖泊时写成的,借此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踏莎行 自题小影》是一首充满闲适与自省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疑笑疑嗔”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犹豫,这种情绪仿佛在与自然和他人进行对话。紧接着,诗人以“憨生稚气”自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坦然与接纳。此处,诗人不仅在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在反映一种对外部环境的洞察。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游历的场景:在“雪岭”和“月湖”之间的自然美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游踪的细数,令人在细节中感受到生活的喜悦与美好。而最后两句,则通过“鬓绿无尘滓”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清新、无染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人生的珍惜。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细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一种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鬓绿无尘滓”),拟人(“双眸闲阅”),对仗(如“雪岭支筇,月湖吹笛”)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和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与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个自然景观是:
A. 高山和大海
B. 雪岭和月湖
C. 森林和草原
D. 沙漠和湖泊
“疑笑疑嗔”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复杂的情绪
C. 伤心
D. 愤怒
诗中的“支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交通工具
C. 撑着的拐杖
D. 一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