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晓曲 回文》

时间: 2025-04-23 12:34:41

诗句

小屏山上西江曲。

深处落梅寒簌簌。

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

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

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34:41

原文展示

小屏山上西江曲。深处落梅寒簌簌。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

白话文翻译

在小屏山上,西江的曲水流淌。深处落梅声寒冷而细微。清晨的水面映照出菱角花的粉红色,残灯的灯芯卷起了香脂的绿色。草头的阶梯上踩着金色的袜子,花丛中碧色的钩幡胜过了玉器。绕着凤鸣的双簧乐器,蜡烛在新春的气息中燃烧,早春的气候让霜冻的溪竹惊醒。

注释

  • 小屏山:指小屏山,可能为地名。
  • 西江曲:西江的曲水,描绘水流的柔美。
  • 梅寒簌簌:梅花在寒风中飘落,声响细微。
  • 晓鉴菱:清晨的水面如镜,映照出菱角花。
  • 赭粉红:指菱角花的颜色。
  • 残灯穗:残余的灯芯。
  • 草头阶刬:草头的阶梯,脚步轻巧。
  • 袜钗金:金色的袜子和钗子,象征富贵。
  • 碧钩幡:碧色的钩幡,意喻美好。
  • 绕凤双簧:双簧乐器,寓意春天的欢快。
  • 霜溪竹:霜冻的溪水和竹子,生机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诗人,以豪放和细腻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情感,注重音韵之美。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春晓曲》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晓曲》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以“小屏山上西江曲”引入,山水相依,宁静而又动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通过“深处落梅寒簌簌”渲染出一种寒意,仿佛春寒料峭,梅花的凋落更增添了一层哀愁。

而后,作者通过“晓鉴菱开赭粉红”,展现了清晨水面的美丽,菱角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残灯穗卷香脂绿”则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气息,残灯与香脂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生活中的细腻温暖。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早春的气候与景色,情感深邃而婉约。诗中不仅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渗透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屏山上西江曲:描绘了小屏山的美丽景色,西江的曲水给人一种柔美的感受。
  2. 深处落梅寒簌簌:梅花在寒风中悄然落下,增添了一丝寒意。
  3. 晓鉴菱开赭粉红:晨光照在水面,映照出菱角花的娇嫩色彩,象征春的生机。
  4. 残灯穗卷香脂绿:残余的灯芯与香脂的绿色相映成趣,描绘了生活的细腻感。
  5. 草头阶刬袜钗金:草头上踩着金色的袜子,彰显了富贵与美好。
  6. 花里碧钩幡胜玉:花中碧色的钩幡比玉器更显华美。
  7. 绕凤双簧蜡炙新:虫鸣与乐器交织,蜡烛在春天的气息中燃烧。
  8. 早春惊破霜溪竹:早春的气候让霜冻的溪竹苏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句子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新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
  • 菱角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草头:象征自然与生机。
  • 灯芯:象征生活的温暖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江曲”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山峰
    B. 河流
    C. 树林
    D. 草地

  2. “晓鉴菱开赭粉红”中的“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水流
    D. 一种花

  3. 诗中“残灯穗卷香脂绿”描绘了什么? A. 夜色
    B. 生活的细节
    C. 春风
    D. 花木

  4.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秋天
    B. 春天的生机与美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春晓曲》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但在情感表达上,杜甫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毛奇龄则更偏向于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么令 花朝,次愔仲韵。 六么令 六么令 六么令·壬午九日和清真 六么令 六么令·和小山,同世父璇文 六么令·安郎用小山韵赋闺思,戏为代答 六么令·有摘庭前樱花为瓶供者,用小山韵赋之 六么令 六么令 冬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释读 包含晴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伸义 质疑辨惑 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摇摆不定 百孔千疮 卜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小学而大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雅惠 较若画一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老濞 士为知己者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