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3
长安三载。约略江南几人在。偶来燕赵惊心,浮云沧海。西山可买。闲里光阴难再。管城春且睹日下,银钩挥洒。温故愧知新,观过还成悔。断魂谁上金台,吾思臣隗。明时不待。看放千花奇采。酒怀无碍。斗小妇当年眉黛。
在长安待了三年,偶尔想起江南的几位朋友。不经意间来到了燕赵,心中感慨万千,宛如浮云在沧海之上。西山的美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闲暇时光难以再来,管城的春天下,日落时分,银色的钩子在天空中挥洒。温故而知新,回想过去又感到遗憾。谁能在金台上断魂,我思念的是臣隗。明朗的时光不再等待,看那千花争奇斗艳。酒中怀抱无碍,想起当年小妇人眉如黛。
沈轶刘,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初年,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风格独特,兼具传统与创新。
《黄鹤引 俟郑散木》创作于作者经历了长达三年的长安生活后,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的生活和对江南、燕赵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个人内心的感慨与怀念。开篇提到“长安三载”,可以看出作者在长安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接下来的“偶来燕赵惊心”,让人感受到一种身处异乡的迷茫,而“浮云沧海”则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如“西山可买”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获取并非易事。诗中提到的“温故愧知新”则展示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过往的反思,令人深思。
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结尾“酒怀无碍”,则是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尽管有诸多遗憾,但依旧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乐趣。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诗中作者在长安生活了多少年?
“温故愧知新”指的是什么?
结尾的“酒怀无碍”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