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崔家送客》

时间: 2025-05-04 10:52:52

诗句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2:52

代崔家送客

原文展示: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的烟雾下,马蹄轻快地飞扬。
害怕随行的路已经尽头,怎忍心再三挥鞭。

注释:

  • 行盖:行驶的车盖,指的是车马行驶时的情景。
  • 柳烟:柳树的烟雾,形容柳树在风中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 马蹄白翩翩:马蹄声轻快而优美,形容马儿走路的轻盈。
  • 恐随行处尽:担心前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 何忍重扬鞭:怎忍心再度挥鞭,表示对离别的不舍。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马蹄”和“柳烟”都是常见的古代诗词意象,常用来表现送别的情景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鲜明的个性,尤其擅长用生动的意象描绘自然和人生。

创作背景:

《代崔家送客》是李贺为朋友送别而作,反映了当时社交活动频繁的社会背景。离别的情感是唐诗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李贺在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极简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开头的“行盖柳烟下”描绘出一幅朦胧而又生动的画面,柳烟的轻柔与行盖的移动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接下来的“马蹄白翩翩”,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出马匹奔腾的轻快感,象征着行者的匆忙与不舍。

最后两句“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怅惘。在这里,李贺用“恐”字揭示了他对前路的不确定,而“何忍”则是情感的升华,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情怀。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体现了李贺深邃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盖柳烟下: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柳树在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2. 马蹄白翩翩:马蹄的声音轻快,象征着旅途的开始,带有一种动感。
  3. 恐随行处尽:表达对未来的不安与担忧,预感到离别即将来临。
  4. 何忍重扬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虽想继续送行,但心中却充满了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马蹄白翩翩”形象地描绘出马的轻快,突显了送别的氛围。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送别的主题展开,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无奈。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烟:象征柔情与离别,常用来表达伤感。
  • 马蹄:象征旅程与奔波,代表着人生的流动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马蹄白翩翩”中的“白”字用来形容什么? A. 马的颜色
    B. 马的声音
    C. 马的速度
    D. 马的动作

  2. 诗中“何忍重扬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不舍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代崔家送客》都表达了送别之情,前者更侧重于友人的期望与祝福,而后者则更强调离别的惆怅与不舍。两首诗在意境的营造上各有千秋,通过不同的意象传达出相似的情感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贺诗集》

相关查询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沁园春·吉梦维何 杂兴十首 赠雪山李道人二首 其一 病中九首 其二 馀寒 送陈户曹之官襄阳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芙蓉二绝 病中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渊源有自来 生字旁的字 乞儿马医 固壁清野 款纹 佯羞诈鬼 兀字旁的字 包含措的成语 耳鬓厮磨 釆字旁的字 申主 麥字旁的字 搜简 露餐风宿 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穷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